编者按:娄底市新华书店原副总经理肖吉超曾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三次参战,英勇顽强,身先士卒,指挥有方,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特别是在法卡山战斗中,全营荣获集体三等功;他个人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肖吉超工作认真负责,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他还热心公益事业,为家乡硬化村级公路,个人捐款8000元。
肖吉超有着精彩的人生故事。正如他自己所言:“战斗功臣有感言,满怀激情忆当年;不为当官和利益,精神财富往下传。”
今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40周年,本报特发此文,以飨读者。
(接受许世友将军颁奖后的合影)
(转业后怀念部队生活,偶尔穿军装秀一秀)
吃野菜、挑煤、捉鱼的童年
肖吉超1949年出生在涟源市杨市镇龙凼村满家组的一个农民家庭,由叔父肖德廉取名肖吉超。由于贫穷,出生时用破旧棉衣包裹。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几岁就当儿童团长,助人为乐,做好事,为本村的孤寡老人肖凡一等人挑水打扫卫生,老人非常感动,受到乡亲的好评。1958年,肖吉超开始读小学,由于没有桌椅,用土砖当作凳子座,课本就只有语文、数学两本书,肖吉超担任班长。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名叫刘齐文。大跃进时,全国大炼钢铁,肖吉超停学跟父亲去枫坪铁厂生活,母亲去邻乡担铁矿石。接着就是三年困难时期,肖吉超吃过红花草籽、水银草、枇杷树皮、白菜根等野菜。虽然很苦,但没有多余的想法,利用空闲时去捉鱼,改善生活,由于党中央采取了很多措施,很快度过了难关。
1964年,肖吉超从龙凼小学高小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原涟源五中34班就读初中。那时家庭贫困,无法寄宿就读,只能走通学,课余还帮学校挑煤赚运费抵学费。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许世友将军亲自为他颁发奖牌
1969年,肖吉超迫切想去参军,给当时的满家大队敬送了一副对联:“永远忠于毛主席,海枯石烂不变心。”经政审合格,他光荣入伍,被分配到原广州军区41军123师369团7连任战士,随部队来到广东台山县(华侨之乡)广海围海造田。部队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先围海造田后种稻产粮。他不怕累,不怕苦,圆满完成任务。当时,当兵津贴只有六元钱一个月,他自己只花二元,其余四元存起来,等春节或父母生日寄回家。由于在连队表现突出,坚持做好人好事,当年就入党当班长,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71年就被提干任该连一排长,后又调任123师教导队任区队长,担任射击教员,参加广州军区军事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好成绩,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亲自为他颁发奖牌。
在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肖吉超由于政治思想过得硬,军事技术素质好,深得部队首长的关爱,本人进步也很快,当年涟源籍入伍的战友将近2000人,肖吉超是第一位被提为副营级干部的人,成为该师最年轻的优秀干部之一。
三次参加对自卫反击战
肖吉超最精彩的人生是曾参加过三次大的战斗,不但精彩也很传奇。
第一次参战,经历生死28天(1979年2月16日至1979年3月15日)。
当时肖吉超任123师368团二营副营长,二营作为全团主攻营在广西靖西县龙帮方向攻打越南茶灵县八姑岭的831、303、815等高地,目的是夺取该地区阵地,吸引敌主力,掩护我41军主力大部队从念井方向穿插进攻高平,创造有利战机。肖吉超第一次参战,没有实战经验,但他不怕死,一到我军炮火齐轰的时候,所有的私心杂念全没有了,只顾勇敢地向前猛打猛冲。他当时带领四连攻战了303高地,夺取了阵地后,敌人的反击炮火齐轰,四连长叶祖权、一排长张根生先后中弹牺牲。营里的步话机员柳端祥也中弹负伤下战场了,他就毫不犹豫地把步话机接过来,背到身上,保持上下联络,继续坚持指挥战斗,多次打退敌人的反扑。坚持到深夜的时候,营指挥所来电要他带五连八班一个班去攻占815高地,当时他和八班长高隆启(山东人)带十多人趁黑攻战了815高地。可是不知什么原因,部队撤出阵地了,他也没有接到撤回的命令,继续坚持在阵地上。后来发现阵地上只剩他和另外三个人了,才在深夜往回撤。打了一天一晚的仗,没有吃饭也不知道饿,当时营里负责伤员救助的卫生队梁坚壁医生,从挎包里拿出两个苹果,他和通信员小刘,还有四连机枪手刘勇(后来是全国一级战斗英雄)四个人,平均分吃几口,最后才撤回阵地,与部队汇合。紧接着肖吉超又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带领五连去纵深几十公里的越南安莱,去保护广州军区152炮团,防止敌人偷袭,直到3月5日,出色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回国。战后他荣立三等战功。
第二次参战是法卡山战斗(1981年5月16日至10月22日)。
自卫还击战刚刚结束,部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广西军区组建了边防三个守备师,即边一师在广西防城港,边三师在宁明县,边五师在靖西县。独立师在崇左县,他当时任广西军区独立师三团三营营长,长期担任整个广西边防一线的机动作战任务。
法卡山战斗历时近半年。肖吉超所率营当时是代表独立师直接参战,担任主攻守备的主攻营作战任务。战斗异常激烈,如510高地,地点窄,面积小,兵力展不开,敌我双方炮火威力大,部队伤亡也大。被称为八十年代的上甘岭战斗,高地的树木都打光了,土也打松了,轰炸得到处都是炮弹大土坑,肖吉超所率部队边战斗边扛木头、修工事、挖战壕,边三师部队白天守,他们营晚上守。由于肖吉超指挥有方,英勇善战,身先士卒,出色地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全营荣获集体三等功,肖吉超个人获二等功。
他们当时的豪言壮语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宁可前进半步死,决不可后退半步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战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法卡山时,亲笔提词:“法卡山,英雄山”。
第三次参战是1984年靠茅山炮火还击战,历时三个多月,主要在广西龙州攻打831高地,双方主要以炮火轰击为主,敌人向我指挥所569高地发射了导弹,我方的侦察兵牺牲了好几个,我方还抓了敌人的活口。此次战斗我军伤亡不大,后接到中央军委会命令才班师回营房驻地崇左县壶关镇,直到整编撤军。
战斗结束后不久,肖吉超担任团级干部和133师党委委员。
肖吉超出生入死,三次参战,三次感受到了生与死的考验,三次立功受奖,每参战一次,就提高职务一级,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广西军区授予肖吉超“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荣誉称号,并提前晋升一级工资,受到许世友司令员的接见。
热心公益事业
1986年1月,肖吉超转业到娄底地区新华书店,一直属高职低安的储运科长,后担任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收入比在部队时减少很多。但他不计较职务高低,任劳任怨,踏实肯干,清政廉洁,大公无私,作风正派,曾被评为优秀工会主席,参加地直机关国防杯知识和实弹射击竞赛,他组织的宣传系统参赛队荣获总分第一,他个人获二等奖。在新华书店兢兢业业20多年,军龄与工龄共42年,为党的图书事业做出了贡献。
几年前,肖吉超老家涟源杨市镇龙凼村马家组的两个牵头修村级公路的村民来找他,表示修路的决心,一个说打算卖掉家里的耕牛,一个说要卖掉自己的摩托车。肖吉超知道,这条路是村里的主要交通要道,连通马家、元和、槐村三个组上百户村民。肖吉超见状,下定决心支持村民修路,说:“你们不要卖耕牛,也不要卖摩托。但做公益不容易,你们要做好三个准备:一是要负责,二是要准备受气,三是要准备挨骂。”肖吉超自己捐款8000元,又到处找人筹款,一共筹集了37000元,为硬化约两公里的公路化解了资金困难。公路修通后,村民们对肖吉超十分感激。
肖吉超精神很好,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质和作风。退休后,他学会了使用微信,加入了原涟源五中34班微信群和战友群,经常交流视频、娱乐文艺信息,自创吟诗,互相取乐,非常知足。现坚持看新闻联播、海峡两岸等节目,他热切盼望祖国早日统一。(袁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