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双峰县委宣传部、双峰县文联、双峰县梓门桥镇政府和双峰县诗联协会联合举办双峰县诗联创作讲座和改稿笔会,双峰县诗联协会会长主讲了元曲和宋词的区别,小曲的曲调、曲牌、音韵等特点,并重点讲解了冯子振在元曲中的地位及其主要曲作内容。部分与会者还将创作的小曲进行朗诵或板书,大家一起对新作进行点评和讨论。会后,与会者拜谒了冯子振墓。
冯子振(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客、怪怪道人,双峰县梓门桥镇人,是元曲散曲大家,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其《鹦鹉曲》和《梅花百咏》被广为传颂。
据了解,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双峰县将深入挖掘冯子振文化内涵,打造冯子振文化品牌,初步构想包括:组织撰写冯子振人物传记、栽种百亩梅花、完善冯子振墓庐、拓宽通往景区的公路、组织召开冯子振研讨会、出版冯子振学术研究论文集、举办“冯子振杯”全国小曲创作大赛等。
据了解,双峰县诗联协会近五百人,各个乡镇也都成立了分会。协会和各分会经常组织讲座、创作交流活动,出版诗联专集。目前,该协会形成了研究冯子振、创作散曲的热潮,高峰一天有近千首新作在协会总群及各分群内交流,形成了一股浓浓的“冯子振热”。 (袁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