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化县白溪镇,有一位霜染鬓发、年逾八旬的老人。虽说年逾八旬,但他仍经常行走于乡邻之间,奔波在家庭小院,热心调解矛盾纠纷。他就是被当地人称为调解“专家”的白溪镇老干支部书记、镇老科协会会长、司法所兼职调解员张先球。今年2月底,他作为乡镇老干部代表在娄底市老科协举行的经验典型会上,结合老科协工作,就如何做好调解、维稳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
张先球自退休后,主动请缨为镇里解决纠纷矛盾,担当调解员,在他的努力下,一些不和谐因素得到了觖决,影响维稳的行为得到了妥善处理,仅去年,就有26件矛盾纠纷在他的调解下得到了解决。
今天我们从他调解的事件中,撷出几条浪花,以飱读者。
一场干戈化玉帛
去年5月份,冷水江市三尖乡木山村为坟山纠纷一事闹了起来,原因是:以前这块坟山是邹姓之地,而葬者是邓姓,按过去族人协议是下不为例,只许邹姓葬,邓姓不能再葬,而今邓姓有人故去,又要在此下葬,于是邹姓与邓姓再次发生纠纷,有大动干戈之意。张先球闻听后,主动去双方家里,力劝双方冷静,不要做鲁莽之事,更不能做违法之举。他心平气和地让双方坐下来,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官司不要打矛盾要解决。如何解决,双方退一步,张先球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地告诫双方,过去的土地归个人所有,如今的土地国家所有,性质变了,形势变了,我们的思想也要变,然后他建议说,死者要安葬,入土为安,但土地如今是责任到了人,理应进行补偿。怎么补偿有国家政策,按政策办,死者为大,但土地方也不要吃亏。经过一番劝说,说得双方早已风平浪静了, 并当场签了协议,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一场干戈化玉帛。
临碎家庭复欢笑
张先球所在村有一家庭,2008年结婚以来,夫妻恩爱,三个小孩也天真活泼,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就在前年2月,为家庭琐事外出打工闹矛盾,妻子发火不辞而别,丈夫几次寻找,终于打听到在外打工的妻子。可其妻说要她回来,要丈夫拿钱补偿,但丈夫脾气倔没答应。就这样,夫妻俩又赌气一个不回一个不接,双方电话都不打,似陌生人。僵持到了去年10月底,男方母亲找到张老请求帮助,张先球二话没说答应了。他首先找到女方亲戚劝说做工作,希望亲戚配合,做女方工作。在此基础上,张先球进一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打电话劝说女方:你们双方感情基础好,就为几句家庭琐事闹矛盾而外走,不值,别人背后讲闲话,另外三个小孩失去母爱,你于良心上不忍,今后他们长大成人,于你内心的遗憾怎么弥补。句句情深意切,此后张老又对男方予以严肃批评:是妻子重要还是钱重要,你知道这是气头上讲话,为什么不主动去把妻子接回来……一次不成二次、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张先球的苦口婆心做工作,男方主动向女方认错,将妻子接了回来。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又充满了阳光,有了欢声笑语。
换位思考熄怒火
去年8月上旬的一天,气温高,天气火热。下午五时左右,张先球从镇老干办公室下班,向家里走去。快到家门口的那个岔路口,他听到了一片吵闹声,而后又看到了不少人在围观。不好,有人要吵架!张老加快了脚步走到争吵的地方。看见两人在骂骂咧咧,指手划脚。张先球以长者的身份,劝双方冷静,有事好协商,千万莫动武。经了解,原来是为了砖厂送来的一车砖中破损了五百多块砖,施工方要砖厂赔偿,砖厂不答应,只同意下次补上,施工方不同意,于是发生争执。
为了一、二百元钱就发生纠纷?他严肃地批评双方思想素质低,影响了本地形象,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二张红“票子”:“我给你们出。”看到张老的举动,双方都一时语塞,涨红了脸。接着张老继续对施工方劝说:“人家答应下次补上就行了。你要他为了四百块砖又花车费油费人家当然不答应。”接着又对砖厂的人讲:“一定要保证红砖质量,把好装车关,砖不好,影响质量又影响进度,双方都受害。”一席“换位思考”的劝说,似春雨润万物,熄灭了吵架双方心头的怒火。双方连连点头,感谢张先球这位调解员苦口婆心为他们解决了矛盾。
由于张先球的扎实工作,出色表现,去年先后获县老科协、关工委、禁毒协会、老干支部和白溪镇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张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