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团古桃花源”文化旅游节绚丽开幕
3月31日,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古桃花源,桃花娇艳,人流如织,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新化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新化县奉家镇古桃花源桃花节暨诗歌大会”,在郁钧剑等百余嘉宾和万余游客的注目下拉开序幕。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书协主席鄢福初宣布开幕式开幕,新化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左志锋致欢迎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讲话,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袁华荣讲话。
在下团古桃花源文化广场主会场,一首欢快的歌曲《又见桃花红》拉开序幕,奉石凡等人的奇艺表演《上刀山》、罗国柱等人的武术表演《男儿当自强》,萌化了现场游客。在一个月的桃花节期间,游客们可感受“梦醉奉嘎山,爱伴桃花开”的诗画意境,也可做“武陵渔郎”,体验耕读传家的文化。在新化县古台山横茶工区分会场,以“十里桃花映春分”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绚丽进行。活动尽展传统文化风情,彰显文化自信。与此同时,“梦醉奉嘎山,爱伴桃花开”华人诗歌大会开幕,为期一个月。系列活动旨在做大做强下团古桃花源的品牌,充实“大紫鹊界”的概念。(杨亲福)
新化古台山百亩桃花怒放圈粉
这几天,是新化县古台山林场横茶工区最热闹的时候,那里的300多亩桃树进入盛花期,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满眼粉红,层林尽染。走进桃花林,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朵朵桃花在嫩绿叶芽的映衬下,格外娇艳。横茶工区木马洞开始进入游客的视线,始于去年的黄桃上市,近万斤黄桃三天之内销售一空。这几天,慕名前来赏花的游客,更是把这个小村落塞得满满当当,村里不得不专门组织人员,对进入景区的游客车辆进行管控。
横茶工区木马洞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都在沿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2017年,在林场和村支“两委”的带动下,五丰农业的优质黄桃从几十亩发展到300多亩,产量今年有望突破3万斤,实现超过60万元的收入。而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则通过薪酬入股、土地流转入股等方式,让他们的脱贫成果得以巩固。
作为2019年新化古桃花源桃花节活动的分会场,横茶工区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为游客们送上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摄影比赛、抖音大赛、桃树认租和传统手工农产品互动体验等活动,更是得到了游客的热情参与。正在变身的传统耕种,在自然景观的助攻下,古台山林场的赏花经济与市场自动链接,乡村旅游发展按下快进键。(罗慧)
晨雾蒙蒙在井字 桃花灼灼迎客来
春花是春天的主角,美丽的景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双峰县井字镇做起“花文章”。3月29日,该镇首届乡村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在铜梁村正式开幕,层层梯田上植满桃花新枝,油菜花地点缀四周,四方游客循着花香而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井字镇地处双峰县东部,涓水源头,是三国蜀相蒋琬、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蔡和森和全国妇女运动先驱蔡畅的故乡。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井字镇以乡村文化旅游为驱动,带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处发展,在完善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别出心裁为本次节会设计多项体验项目,可看、可玩、可吃,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感受。
双峰县特产辣酱,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甜辣的口感“征服”了全国各地的食客。开幕式上,井字镇特设了一场吃辣椒比赛,勇敢的游客纷纷报名,新鲜的甜椒、劲辣的小红椒、常见的长脚椒辣红了嘴,热了现场,引发节目的高潮。
吃着辣椒,游着山水,沿着铜梁古道往上,翻过山峰抵达山顶,桃树林映入眼帘,心情开阔起来。近年来,该镇在大力开发蔡和森、蔡畅故居的同时,将扶贫开发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相结合,先后在铜梁、增峰、杨球等扶贫村建成鹰嘴桃、玫瑰香柑、百香果等花果产业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距离开幕式的会场百米处,40余家农户的摊点人气旺盛,摊位上,辣酱、咸鸭蛋、红薯干、酸菜等纯手工农特产品应有尽有。“这个青蒿粑怎么卖?帮我拿五个。”“我也要三个!”人气最高的当属农家现场制作的青蒿草糍粑,一个个手掌大的糍粑散发出清新的香气,吸引来不少游客购买,一口绵软的食物进肚,幸福的味道让爬山后疲惫的身心迅速得到满足。
“发展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井字镇不遗余力。”该镇党委书记赵向阳喜笑颜开,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的文化旅游丰富多彩,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快板、风情旗袍秀、街舞、瑜伽秀等节目,还可以在书画名家的指导下写作绘画、坐上骏马游山,在闲适中感受乡村风采。”
节会持续月余,仅开幕式当天游客数量便超过千人,随着乡村游的全面发展,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和森小镇将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谭军平 李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