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5月16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彭德怀:祖籍走马街 转战涟水河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德怀,原名得华,派名清宗,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国内外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湘潭县乌石寨人,但其祖籍在湘乡九溪即今双峰县走马街镇九溪村,这是鲜为人知的。彭德怀早年在湘军,又转战湘中多年,一生难忘自己的这个“根”。

  祖籍在双峰

  家谱是炎黄子孙寻根觅祖的重要依据。查阅现收藏在双峰县图书馆的《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民国十年辛酉刊,以下简称《彭氏族谱》),可知彭德怀的远祖在江西,其迁湘始祖是彭景祥。该谱所录《初修凡例引》记载:

  我姓系出筏铿,郡著陇西,迎传至景祥公,于元至正三年由江右迁湘乡,落籍老四十八都即今(指清乾隆年间初修彭氏族谱时间——笔者注)二十五都,地名九溪湾六石(十)屋场。……祥公以前无征不信,不敢妄附,贻先灵怨恫也,标以九溪彭氏者,不忘本也。

  这就是原“湘乡九溪彭氏“的来历。“九溪湾”,以一溪有9个湾而得名。

  再查阅《彭氏族谱》卷五《来湘九溪开派始祖景祥公》条载:“彭公景祥,生于元大德五年(1301),于元至正三年(1343)由江右迁至湘乡。”据此推知,彭景祥迁湘时年42岁。迁湘的具体过程不可考,只知最后“落籍湘乡老四十八都即今二十五都,地名九溪湾六十屋场。”考据清康熙朝《湘乡县志》,康熙三十五年(1696),湘乡地域分为11个乡、44个都、3个坊,都下再分区。彭德怀的迁湘始祖“落籍”之地,属原湘乡县沐导乡管辖的同德二十五都九溪区,今属双峰县走马街镇九溪村。

  “九溪彭氏”由明历清,数百年未修族谱,至清乾隆年间才有初修,即“墨册”。《彭氏族谱》是民国十年(1921)始修、十一年刊行的。彭氏辈序歌云:

  景汝邦宗盛,添恩自汉兴。

  朝世代忠良,臣正安民清。

  康际运愈昌,其源绪以长。

  远绍先祖德,步履继准阳。

  彭德怀的祖父彭四阿公,属“安”字辈;父亲彭民言,属“民”字辈;德怀号“清宗”,属“清”字辈,祖孙三代辈名连起来,即为“安民清”,加上前两辈,即“臣正安民清”,寓意深远。彭德怀是“九溪彭氏”第20代,其“齿录”载有彭德怀及其以上数代的字号及出生年月。湘潭彭德怀家与九溪彭氏共一宗堂,即同为“和宗堂”,且辈序相同,可谓同堂共族。因此,彭德怀家系湘乡彭氏,世居湘乡九溪是可信无疑的。

  那么彭德怀的先祖又是何时才由双峰九溪湾迁往湘潭去的呢?这在彭谱上虽无明确记载,但从《齿录》上考其先辈的生卒年月和葬地,可作个大概推断。《彭氏族谱·齿录》第16代记载:

  臣坤,字克载,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五月初七日午时生,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二月十一日午时殁,年二十八,葬湘潭黄泥坪。

  “黄泥坪”即湘潭县乌石寨(峰)下的彭家围子所在地,“臣坤”是彭德怀的高祖父。他殁葬于湘潭黄泥,这说明此时他已迁徒乌石了。再考其前辈,均殁葬于“湘乡二十五都九溪湾”;考其后辈,则均殁葬于“湘潭黄泥坪”。

  综合上述考证,可以推断:彭德怀远祖江西,自迁湘始祖彭景祥于元至正三年(1343)在双峰(原属湘乡县)“落籍”后,至清乾隆末或嘉庆初彭臣坤迁出,在双峰九溪湾居住长达450年,繁衍了16代。

  转战于湘中

  彭德怀于民国五年(1916)在长沙靖港入湘军当兵,编在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一连。其时,中国军阀混战,湖南是主战场。彭德怀转战于湘中多年。这在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彭德怀自述》中有较具体的记述。

  民国九年(1920)春夏之际,湖南驱逐北洋军阀张敬尧(素称“驱张战役”)已经秘密开始,大概是农历9月下旬,彭德怀随湘军独立第三旅六团由浣溪圩经耒阳、祁阳、文明司至宝庆,与张敬尧部作战。第一仗从宝庆追击至湘中永丰;第二仗从永丰追击至湘乡县城。在进攻宝庆时,排长李闰生负重伤,连长周磐令彭德怀代理排长,至湘阴时被正式任命为排长。

  民国十一年(1922)夏,彭德怀与黄公略等报考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3年8月毕业后,即回六团一营一连任连长。由于湘军内部矛盾激化。10月左右,二师师长鲁涤平在湘潭和湘乡之间的姜畲,召集团长以上的军事会议,反戈赵恒惕,准备去广东投靠孙中山;而团长袁植态度暖昧,会后回团部途中,在离姜畲约5里地段,被鲁涤平伏兵杀死。其时,二师有2个营驻守在湘乡至永丰之间。10月中旬,鲁涤平命新任六团团长周磐率团经衡山去广西,参加抗击北军战斗,周接受彭德怀建议,不执行调防命令,而率领部队开驻永丰、杨家滩一带,彭德怀则率一连驻谷水、娄底。第一营在此扩编为第一、二两营,彭德怀任第一连连长。1924年4月,第一营营长刘道经请假回乡省亲,周磐当即要彭德怀代理营长,该部从娄底经新化、溆浦一带,辗转洪江、宝庆,至青树坪、永丰,又回驻湘乡、湘潭。彭德怀受到如此器重,心中却还是郁郁寡欢。袁植被杀,更使他看清了旧军队的内幕和自己的处境。他在这险象环生的怪圈中,继续苦苦寻觅那新的出路,以便冲出这黑暗的旧垒。

  民国十五年(1926)春北伐兴起,湘军害怕广东北伐军,又怕唐生智与粤军联结,故命六团复开往湘乡、永丰一带;部队还未全部到达指定地点时,又奉命开赴宝庆、衡阳之间,接近唐生智部第四师防区,企图解决唐生智部。不久,北伐军前锋已抵安仁县境,叶开鑫在醴陵、衡山、永丰一带紧急布防,湘军内部恐慌万状。但彭德怀所在的营各连,经过冬季整训和春节过后的时事讨论,官军对北伐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因而不但不恐慌,而且感到高兴。部队开到永丰时,彭德怀召集全营战士在双峰书院训话,阐明“叶军必败,北伐必胜”的道理,鼓励战士们将北伐坚持到底。(罗绍志 李大鹏)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