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居住在新化县洋溪镇新云村半山腰的农民刘赞财欣然带着儿女并将智障严重的妻子——孙丽华背下山,让他们坐上一辆三轮车朝着镇政府为他家新建的125平方米住房驶去,当他将妻子背进新屋时,前来庆贺乔迁的姐夫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鞭炮,顿时热闹非凡。
面对眼前的情景,刘赞财不油然陷入沉思,往事如同一幕幕电影闪现在他眼前。
2002年农历八月十日,年已37岁的刘赞财高兴地与本镇大江口村孙树南的28岁的女儿——孙丽华结婚了。消息传开,不少知情人议论哗然,有的说:“刘赞财虽然家境贫寒,既没有像样的住房,又无技能谋生,但人品并不咯样差,现在居然娶上这么个痴呆哑巴,特别是不能独立行走的女人,我看是自讨苦吃,真是太傻了……”。也有的说:“老实得要命的刘赞财,年纪快40岁了,又住在如此偏僻的半山腰,房子残破不堪,现加上年近八旬的母亲要打招呼,自己又无什么技能挣钱,只是成年累月,脸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有哪个女人愿意嫁给他啊?到头来还不是打一辈子单身了却一生,如今娶上个虽然痴呆哑巴不能行走的女人,也总算是有个家了。”还有的说:“别以为刘赞财傻,人家也有自己的想法。虽娶上咯样一个女人,说不定有朝一日生男生女,也就有奔头啦……”更有人当面连讥带讽地说:“赞财,还不错,听说你娶了个聪明、漂亮的大姑娘,那太好了,该请客吧?……”
面对眼前的现实,刘赞财有自己的主意,他把这些议论不放在意里,此时此刻,他耳畔又响起了当年迎亲时岳母的谆谆教诲:“赞财,丽华的情况你全知道的,她今后的一切有赖你全然照理,莫让我和你岳父担心就万事大吉了……”。
想到此,刘赞财对丽华关爱有加,每天早起给老妈事先安排好油盐柴米,然后再外出不远的地里劳作耕种,并特别请母亲打好丽华的招呼,如有不测请随时呼唤,每天早饭后,他又从事当天的劳作。临入盛夏的傍晚,他十分殷勤地为妻子打好热水洗好澡,换好衣服,然后背她上床。每到严冬,他生怕妻子受凉,如果偶尔外去办事,老母也不在家时,他就安排妻子在床上被窝里取暖,不容许她独自生火取暖,以防意外事故发生。他从不敢在外久留,每当妻子月事来潮,特别注意为她清洗内裤,勤洗小澡,以防尿道感染。如果妻子偶尔发病,他就及时请医师治疗,从不马虎。如有一次妻子泻肚拉稀,刘赞财立即拨通住在镇里的姐夫的电话,随即请来医生打针服药,康复健康。
由于他对妻子精心呵护料理,十分关爱,丽华居然在2003年10月生下一可爱的女婴,起名翠果,今年她即将初中毕业,下半年要么上高中,要么读技校,前途有望。
2009年11月间,丽华又生下一男孩,起名为宇清。然而这孩子也许是多方面原因,3岁了,不会开步,不会叫爹喊妈,成天在一只木桶里生活。多亏好心人士从各个方面倾情加以关爱资助,如新化县康复按摩医院阳晏院长先后三次无偿接收小宇清住院,多方医治,使他一天天好转直到勉强站立开步试走。尔后爱心人士——新化建材家居协会秘书长刘兴中多方联系,有位广东企业家每月寄给刘宇清1000元,直到现在尚未中断,与此同时,刘秘书先后为小宇清去娄底市、省相关医院康复治疗,如今,“木桶男孩”已上小学读书了,而且字也写得不错,生活能逐渐自理了,身心一天天好起来。
刘赞财进新屋的那天,有位退休教师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赞颂华堂,共产党情深似海;财资寒舍,习主席恩重如山。
可以预言,也可断言,在这个新时代,刘赞财这个家往后的光景将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彭剑峰 肖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