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棕编工艺传人吴方才(左)在他的扶贫车间检查产品质量)
(古塘乡的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灰墙蓝顶的气派仿古建筑,洁净的道路,宽敞的广场,绿化的环境,出家门不远就有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中心、医务室。入夜,华灯初放,随着广场上优美的旋律响起,村民三五成群从家里出来,欢快地跳起广场舞。此情此景,如果不是楼栋间那醒目的“搬出大山奔小康,新居生活感党恩”的标语提示,这是在涟源市古塘乡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我们真会错觉来到了某个城市的居民小区。
“我真没想到我这样的人,能住上这么舒适的房子,还给我在管理中心找了一份事做,感谢党和政府。”145平方米,三室两厅,宽大空间,厨房、卫生间、阳台等一应俱全,入住一年多了,今年47岁的吴文强至今仍感到像做梦一样。由于一次意外,吴文强失去了右手,一家三口全靠妻子在外打工维持生计,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申报、评议和公示等诸多程序,他家成为“两不愁三保障”选取对象。
古塘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乡中心位置,共投资1.2亿元,2017年2月动工,建有12栋楼居民楼,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7年12月完工后,已安置像吴文强这样的贫困户306户、共1334人。目前这里是娄底乃至湖南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古塘乡党委书记刘乐根告诉记者:“我们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初衷就是解决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确保搬迁户能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对此,别金燕深有感触。今年34岁的她,是江苏连云港人,在外打工时与古塘乡塘边村青年李仪军相恋成家,本来是一个幸福和美的家庭,但是6年前,她生第一个孩子时患上了产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生命垂危,经紧急送往长沙、北京救治才转危为安,命虽保住了,但自己困在轮椅上三个月,家里的积蓄被花得一干二净,还背了一身债。去年迁入安置点新居后,让她欣喜不已,不用像她以前住的小山村那样烧呛人的煤,旁边医院、幼儿园、学校、市场配套齐全,生活十分方便。但不久烦恼又来了,一家四口单靠丈夫在外打工的那点工资怎么过,自己很想帮衬一下,为丈夫减轻点压力。
别金燕烦恼的事,政府也考虑到了。古塘乡引进的扶贫车间接纳了她,每月能挣2千多元。别金燕告诉记者,她嫁到湖南来,当初家人是不太同意的,她妈妈只在她生病时来过湖南一次,此后再也没来过了。“我现在是苦尽甘来了!我妈妈也为我高兴,我最开心的那一天是我第一次领工资,我和我妈妈开视频,告诉她我又可以赚钱了。现在我既可以上班,又可以带孩子,两全其美!”别金燕说这话时,分明看到她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花。在安置点,楼上住房,楼下就业,成了很多像别金燕一样的贫困户的生活和工作常态。
古塘乡位于涟源市西北部高寒山区,平均海拔686米,素有涟源“青藏高原”之称。古塘又多煤,过去是涟源重要的产煤乡镇,开办最红火时,辖内小煤矿多达60多家,煤炭年产量达12万多吨,产值1.3个亿,煤炭产业成为古塘的经济支柱。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2018年,古塘的煤矿全部实现关停和退出。“煤炭经济”轰然倒塌,经济转型发展现实地摆到了古塘乡面前。
在刘乐根看来,过去煤矿红火的时候,古塘人眼里可能只有煤炭,但当煤尘散去,却发现古塘处处是宝,有更多的“富矿”等待挖掘。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古塘除做好异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文章外,还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牛山地域文化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
地处梅山腹地的古塘,文化底蕴深厚,是梅山文化分支牛山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湖南省诗词文化之乡。梅山棕编是牛山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600多年传承历史。今年56岁的吴方才是梅山棕编的十八代传人,在吴方才眼里,棕树全身都是宝,在他的巧手下,棕叶编织成的各种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棕绳编成的流行鞋和手工艺品,舒软灵巧。据了解,梅山棕编工艺已荣获全国特色旅游产品铜奖,目前正在申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梅山棕编声名鹊起,梅山棕编手工艺品走俏市场,吸纳当地300多人就业。
古塘山地资源丰富,农业产业特色明显。除了闻名遐迩的“金秋梨之乡”,这里还是“枫木贡茶”的原产地。当年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携枫木茶叶进贡后,“枫木贡茶”风靡一时,2017年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被湖南省农科院授予“优质名茶”的称号,现古塘“枫木贡茶”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这里还是“万亩玉竹之乡”,玉竹参片等产品远销广东、东南亚等地。近年来,古塘采用“基地+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给予贫困户每人1000元的产业奖补,建立金秋梨、玉竹、富硒大米、生态熟食猪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新老媒体和电商平台进行大力推广,开展产业扶持。2018年9月,古塘举办了首届金秋梨文化旅游节暨2018年电商创意销售大赛,吸引天演维真等40余家电商参加,现场签订销售协议,果农喜获丰收。
古塘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以古仙洞、八卦图为核心的天然景观。过去这里由于交通闭塞,大好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古塘正抓紧规划开发,随着龙琅高速的建成通车,处在梅山龙宫和湄江两个4A级景区中点的古塘,将串珠成链,迎来旅游发展的春天。
刘乐根说:“在产业转型过程中间,我们充当宣传员、推销员、服务员,真正实现产业由‘地下’转为‘地上’,由‘黑色’转为‘绿色’,真正打造成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赏雪的美丽和谐新古塘。”(汪伯雄 王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