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全世界的人都排列起来,你会发现里面极度自信的人并不多见。在这不多见的人群之中,有着两种不同风格的人:一种是将自信挂在脸上,一种是将自信输进血液。挂在脸上的自信所表现出来的架势往往咄咄逼人,令常人难于招架;而输进血液里的自信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往往柔和无风,但其自信之神气会在不经意之中显露出来。陶元军的自信属于后者。
陶元军是邵阳人,邵阳是一座历史古城,西周召伯,甘棠布政;春秋白善,垒土筑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自古为交通要道,商埠中心,经济发达,文化昌明。
初次见陶元军的人,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这座古城的文化气息,感受到一种温和的力量,文明的底蕴:他说话不急不慢,遇事不怒不怨,待人不卑不亢,多年部队生涯更是锻造了他沉稳又内敛的性格,可以说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陶元军今年44岁,1992年应征入伍,2006年从部队转业到娄底市检察院,现任办公室主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荣立三等功7次,获得全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从一名军人到检察官,从橄榄绿换上检察蓝,陶元军完成了人生中最庄重的一次角色转换。全新的事业,全新的起点,热血沸腾、驰骋沙场的军人生涯,打造了陶元军忠诚担当服从果决的优秀品质。十余载云卷云舒,检察院从九十年代的传统办公楼,换成了先进宽敞的新院落,陶元军也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成长成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中层骨干,时间改变的是外表的样貌,卷去的是华美的青春,但带不走的是陶元军“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敬业与赤诚。
他是文武兼修
琴心剑胆的多面手
从事检察工作以后,在单位领导的安排下,他投笔从文,钻进了故纸堆、扎进了文山书海,默默坚守在繁杂清苦的综合行政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2015年底,陶元军担任办公室主任,他团结带领办公室一班人,从服务党组、服务领导到服务全院工作,从综合信息、机要保密,到值班督查、档案管理,小到一份收文登记,大到全国、省、市检察长会议,不论工作大小,他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他出色的管理,打造了一支务实进取、忠诚肯干的优秀队伍,取得了全省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年度考核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办公室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十五年以来办公室工作的最好业绩,改变了长期以来娄底检察办公室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中相对落后的面貌。2011年,陶元军任命为司法警察,虽因工作需要,派遣到综合部门工作,但他依旧不忘坚持训练,提升履职素能。2016年,陶元军在参加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警察业务技能比武中,以过硬的素质和精湛的技能,勇夺司法警察业务和执法办案业务技能比武两个团体第一名,个人获得全省全能比武十佳标兵,因表现突出,陶元军被授予三等功。
他是事必躬亲
精益求精的匠人
工作二十余年,陶元军一直秉承着“专注、专心、专业”的“三专”追求。“专注”就是他咬定目标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不为一时的利益得失、一时的成功闪耀而迷失自己;“专心”就是他择一事而钟一生,不学猴子掰玉米,也不挑肥拣瘦,管好自己的事,站好自己的岗,把平凡的工作做成不平凡;“专业”就是他干一行专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练就一身硬功夫,成为让领导放心、同事认可、同行信服的行家里手。从检十余年,陶元军以“三专”自省,也教育下属要练就一颗匠心,特别是做文字工作,必须要精工细作、孜孜以求,把每一份经手的材料都当成单位的脸面,雕琢成优秀的作品。有人说,公文写作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可见写成、写好一篇公文的难度之大,而陶元军从未畏惧退缩。他时常告诫自己沉下心来,坐稳板凳,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余年间,他执笔或指导撰写重要工作、会议材料200余次,修改各类文稿4000余篇,由他负责起草的检察工作报告,受到广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肯定和点赞,屡次获得全票通过。粗略计算,他累计撰写文字数以百万字,这些文字不是随便敲敲打打就能垒起来,其中的一字一句都是他心血智慧的结晶,有时就为了一个词、一个字,都要“斤斤计较”半天,查阅书籍、翻看资料,推敲又推敲,直到满意才罢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他对工作孜孜不倦的写照。
他是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的孺子牛
他是领导的左右手,也是得力干将,无论被安排到哪个岗位,他都努力做到最好。历数过往,他负责统计工作时,年年蝉联全省先进;担任扶贫工作队长,高质量地完成扶贫工作任务,被评为全市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被记三等功;担任宣传科长,仅两年时间,娄底检察宣传工作就位列全省先进行列,被记三等功两次;担任办公室主任三年,两年全省先进。所有他工作过的部门、负责过的工作,先进和优秀就来得特别多,也来得特别快,可他从不居功自傲,放松懈怠,而是坚持默默耕耘、出新出彩。2010年-2013年,在全院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之时,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陶元军,积极投身于精细化管理制度设计中。在认真总结过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传统管理中的漏洞不足后,陶元军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率先设计起草了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框架,为全院模块设计提供了参考。同时他还参与研发了精细化管理软件,主动起草了相关经验做法材料,呈报娄底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娄底市委以通报形式转发并号召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借鉴。
“与其埋头抱怨,不如奋起改变,与其庸庸碌碌,不如策马扬鞭!”这是陶元军记在笔记本上的一段话。作为办公室主任,他的笔记本总是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全院的大事小事,办公桌前那副挂历上总是有数不清的红圈和待办事项,抽屉里也总是放着忘了吃的各种药品。他总是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生着病,忘了需要休息,忘了按时三餐,可他始终记着手中的工作,记挂着家中一双年迈的父母,记挂着进入高三冲刺的孩子,最难的时候,他白天上着班,晚上陪护着同时住院的双亲,中午还要去学校给孩子送饭,鞭策学习。可他从不说苦,从不喊累。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十数年的默默坚守,陶元军用忠诚尽职践行着国旗下的誓言。如果说优秀是对陶元军的总体评价,那么爱岗敬业就是他的人生底色。初心不变,匠心不改,一直在路上的陶元军将在时间的沉淀中与检察同行,与岗位为伴,朝着光荣与梦想,脚踏实地,奋力奔跑,继续谱写检察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颜雯 柳勇 谢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