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04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双峰:“四联”机制激活一池春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8年,农业大县双峰成为娄底首个整体脱贫摘帽的县市,为巩固精准脱贫成果,双峰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合力不强、激励不足、落实不力等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创新推出“四联”机制,使“干事创业有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成为当前该县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有力提升了脱贫攻坚、基层治理的推动力、执行力和落实力。

  “我们开张一个星期之内,就接待了5个大旅行团,一共有六七百人,他们在这里能感受曾国藩的家风家教,参观曾国藩出生地白玉堂,还可以爬高嵋山,体验我们的农耕文化,还可以带走我们本地土特产,像菜籽油、蜂蜜、五色米等等。”在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新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我们刚一坐定,天坪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营负责人肖文胜就喜不自禁地介绍起近来的旅游发展情况。

  高嵋山下的天坪村古朴宁静,这里因是清中兴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出生地、曾氏家风家教文化发祥地而闻名遐迩。过去,尽管天坪村旅游资源秉赋深厚,但因村级发展滞后,白玉堂等景点的可进入性、承载力弱,以致于每每有人提起曾国藩故里游,总被同处一镇的富托村富厚堂抢占风头。可如今来到天坪村,村容整洁,屋舍俨然,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前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

  说起天坪村的喜人变化,天坪村支书、村主任彭成德说要归功于双峰联村落实机制的推行,在他们村设立的联村工作组。“原来镇里面实行责任区域划分,面上的工作多些,现在工作组进驻后,为我们村上出谋划策,做了大量工作,比以前务实得多了。”彭成德坦承,在工作组进驻前,村支两委班子无论思想观念、开拓能力、创新举措都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李勇峰今年40岁,原为荷叶镇神冲群工站站长、党工委书记。2018年4月,荷叶镇在双峰率先撤销了群工站,设立联村工作组,李勇峰出任天坪村联村工作组组长。李勇峰说,原来他担任神冲群工站站长时负责6个村,管理1万多人,现在当驻村工作组组长,负责指导天坪村2198人的生产生活,表面上看,任务和管理的范围都小了,但其实肩上的责任更重,“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被动去做工作,现在是我们自己主动找事情做,我们现在要把一个地方建设好,在村上是一定三年,原则上是换岗不换村,所以这个村就是我自己的责任,就是我自己的事情。”

  李勇峰所言责任更大这一点不为虚,这一年多来,天坪村大到村规民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小到柴米油盐、除尘洒扫,联村工作组都全程引导、参与、协调。据了解,天坪村为两村合并,合并后村级事务管理难度增大,难以形成合力。工作组成立后,与村支两委从聚人心开始,集思广益,还把联谊会和乡村振兴促进会开到了长沙,召集在外的天坪籍人士共同探讨天坪村的发展规划、旅游开发、村规民约,形成了共商、共治、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理念。天坪村还从转变管理模式入手,层层压实责任,将全村划分成10个网格,每个网格设2名专职管理员和1名网格长。过去环境整治是个老大难,即便村里安排了保洁员,每家每户门前建了垃圾池,但费力不讨好,群众并不买帐,卫生状况并不如意。去年天坪村用“五个一工作法”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即农户一天一打扫家庭卫生,包括房前屋后的卫生;网格管理员一周一检查督促每户的环境卫生工作;村委会一月一检查督促各网格区域卫生,并在月网格管理员例会上通报;一季组织群众进行一次公共区域义务大扫除;一年评选一次环境卫生文明户,评选奖励通过微信群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吸引包括在外的天坪籍人士参与。“五个一工作法”推出后,大家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人人讲卫生、家家护环境蔚然成风,环境整治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年来,天坪村先后有300多人次义务投工投劳,环境干净舒适了,垃圾池也拆除了,更可喜的是,现在村上唱反调的没有了,上访的也没有了,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的氛围浓了,通过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开始起步,依托当地资源建起了专业合作社,村民从发展中尝到了的甜头。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村民龙宗顺老人由衷感慨:“我们村里现在成立了高嵋山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干得有声有色,这一点我们老百姓都是从内心感到佩服,现在村里只要一声令下,搞义务劳动,八十几岁的老人也去了,小孩也去了,这一点是以前办不到的,现在我们村都办到了,我为生活在这里感到自豪。”

  与天坪村相隔不远的双峰县井字镇铜梁村,同样面临着“立足村情谋发展,群策群力兴产业”的问题。铜梁村是2016年三村合一的大村,合并村中有两个是省级贫困村,合并后全村有29个村民小组、3166人,半数村民居住在铜梁大山的半山坡上,基础设施差,村里无集体经济,绝大部分青壮年靠外出打工谋生,村民贫富悬殊较大。左志雄是合并后铜梁村的党总支书记,他还清楚记得当初组织任命时,他真有点犯难,心里压力很大,担心这副担子不好挑。但不久,双峰县创新建立的联村落实机制打消了他的顾虑,井字镇将一名年富力强的党委委员、副镇长派驻到铜梁村担任联村工作组组长。联村工作组入驻铜梁村后,坚持党建引领,充分调动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全面改善村级道路、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着力协调、扶持村级扶贫产业,逐步形成了油茶林、黄金贡柚、鹰嘴桃、青蛙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基地,以产业发展促脱贫致富;用活本地山水资源,探索农旅发展新路径。

  葛健辉,现在的身份是井字镇铜梁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三年前,在娄底发展的他,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回到家乡流转了150亩山林种植鹰嘴桃,今年是第一次挂果。葛健辉说,种植鹰嘴桃,他和合作社联结的125个贫困户都是门外汉,但工作组和村干部经常来基地进行指导,帮助他解决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遇到的问题。“桃子今年成熟大概在7月底,今年产量大概有7千到1万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来讲我们估计是15元一斤,今年我们大概有10多万元收入。”看着长势喜人的鹰嘴桃,葛健辉掩饰不住欣喜,待到桃子收获,他和联系的贫困户今年将获得第一笔分红。

  联村工作组为基层排忧解难,强化了保障,疏解了村支两委的思想压力,激发了生产发展的活力。对此,左志雄深有感触:“联村工作组入驻以来,与我们村干部同心、同行、同工作,大大激发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们还为我们做坚强的后盾,在经济上予以大力的扶持,在项目上予以大力的协调,在关心村干部的问题上也是尽心尽责、排忧解难,现在村里的生产得到不断发展,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双峰通过建立联合调度机制,增强推动力,建立联动激励机制,激发源动力,建立联体投入机制,集聚保障力,建立联村落实机制,狠抓执行力等“四联”机制,对村级脱贫攻坚包干负责,实行工作实绩全程考核,有效推动了工作重心下移、干部力量下沉,打通了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双峰县脱贫9350户、29160人,退出贫困村50个,顺利通过脱贫摘帽检查验收。(周鹏飞 汪伯雄)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