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7月18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水府庙的故事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府庙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四百余年,位于涟水河畔的双峰县杏子铺镇光景村光景组境内,依山傍水,砖木结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正面的文字就只知道,水府庙又名水仙宫。据说涟水经过光景村境内,要经过两处险滩,“滩高水急,石齿林立,泓道狭窄,水吼如兽”,船工称之为“鬼门关”。为镇水防灾,明万历年间,由当地刘氏祖先在两滩相接的中间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修起了一座庙宇,檐角耸翠,庙貌壮观,木雕石刻,生龙活虎,取名水府庙,后又在殿右建观音阁。

  该庙经清代康熙、嘉庆年间二次扩建,庙貌壮观,庙身的规模由原来的一进增至二进四殿。道光年间,水府庙被洪水倾覆,当地民众又于道光二十六年、光绪六年进行了修复与扩建。

  从外观看,水府庙建筑檐角耸翠,木雕石刻,装饰讲究,多石木构件及山墙墀头。拱形门上横书“水府庙”三个字,上面是直书着“水晶宫”三个楷书字。走进庙门,过厅上盖了楼板,可能是当年做戏台用的。过了过厅就是主厅,石柱刻有一副对联:

  浪曾波恬长邀惠泽;海晏灌清永庆安澜。

  神龛上供奉着水仙尊王禹帝等水神,神龛两侧的对联是:

  小心过来,两旁浪急防石齿;

  大胆撑去,一帆风顺到源头。

  主厅右边设立莲座,供奉着观音菩萨。庙内墙壁上嵌着数十块石刻,分别刻着渡名和捐款捐物数。

  从左侧的板楼可上戏台,二楼墙壁也有不少的石刻。据当地老人介绍,水府庙上游曾经有十八渡,各渡都刻碑于此庙,船工们过往光景时,都要上岸进庙烧香祈福,拜祭水神和菩萨,这里历来香火旺盛,素有“水府龙宫”之称。抬头望,水府庙的檐下、窗棂等处分别有雕刻、彩绘、堆塑,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过海”及珍禽瑞兽、如意云纹等祥瑞图案,内容丰富,工艺精湛,部分至今保存完好。

  解放后,水府庙的旁殿被拆除,现残留的只是庙的主体部分,长17米,宽16.3米,共277平方米。昔日,从四月初八日,到五月初五端午日,这里龙舟竞渡,好不热闹。庙的左侧空殿里,现在还搁置着两条“龙船”。

  1958年,国营水府庙电站修建时,大坝首先选址在水府庙旁,水府庙水库由此而得名。(胡如庄)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