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8月01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曹仰山:与方志敏并肩战斗的红军将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仰山(1907~1935),字正元,双峰县杏子铺镇花树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南京中央陆军学校毕业后,任职于国民党军队,秘密从事兵运工作。1930年在江西余江一带组织国民党军队起义,投向红军。后事情暴露,进入方志敏领导的浙赣苏区,任红十军参谋长,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教育长。1934年10月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1935年1月折回怀玉山,受敌包围负伤被俘,与方志敏等红军领导人一起关押于南昌,同年6月遭敌人秘密杀害,年仅28岁。

  1907年2月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曹仰山生于湘乡溪口土板冲(今属双峰县杏子铺镇花树村)一个清贫的教师之家。

  1927年春,曹仰山认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民众,在军校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苏区,曹仰山被任命为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教育长,致力于红军战士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他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结合过去在城市了解的工人生活状况,写了《刮民党苛捐杂税下的工农生活》一文,刊登在闽浙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色赣东北》第六期上。文章愤怒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的罪恶事实,抨击了反动派政府强征捐税的种种暴行,号召工农大众起来,打倒万恶的“刮民党”,推翻其黑暗统治,为自身的解放而奋斗。

  1934年,蒋介石发动了对苏区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当时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纂夺了红军的领导权,导致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0月,红军主力被迫从江西撤出,折向湖南,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与此同时,党中央还决定成立红十军团,作为抗日先遺队从江西直接北上,由方志敏任总司令,曹仰山任参谋长。他们率部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葛源、怀玉山向皖南进军。

  1935年1月下旬,先遣队行至怀玉山地域时,陷入了七倍之敌的重围之中。此时,红军部队已弹尽粮绝,在突围过程中伤亡很大,而敌军又不断增援,把红军部队截成两股,使之彼此不能呼应。当红军司令部这一股冲到八磜分水岭时,勉强能行动的仅剩80余人。曹仰山在战斗中3次中弹,左背肩骨被打断,被叛徒(通讯员魏长发)指认出卖,不幸在阵地被俘。1月30日,那是一个愁云惨淡、北风怒号的日子,曹仰山与其他被俘的方志敏、刘畴西以及后来叛变的王如痴等红十军团领导人,手铐脚镣,被国民党重兵押往南昌,投入国民党军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的一个三等号里。这个看守所,在北洋军阀统治江西时期就是一个监狱。

  入狱的第三天,曹仰山便因枪伤和疾病,一直卧床未起了,同室的还有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曹仰山经常处在一种发寒发热、神思昏迷的状态中,他聋天哑地,对面认不清人,无法攀谈。狱中的环境与恶劣的医疗,又使他进发了厉害的伤寒症,曾一个月未进饭食,是战友们的体贴关爱和自己的坚强意志,才使他走完这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敌人对他们软硬兼施,刑讯逼供,但他们大义凛然,毫无所动。一天,曹仰山正在昏迷中,不知怎的被他听明白了“口号”两个字,就问战友是不是在讲临刑时的口号,方志敏等劝慰他要他安心静养,不要操心,他仍很认真地强调说:“要的。要准备几个口号。有力的口号!”他自知自己已无生还的希望,却鼓励战友们以必死的决心,去图谋胜利的明天,他曾激愤地对方志敏说:“你们应该打下去,组织一个暴动!……”这一切,无不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高尚情怀。

  国民党反动派在最后劝降无效时,蒋介石亲自给军法处下达了“秘密处决”方志敏、曹仰山等红十军团领导人的手令。江西省革命烈土纪念堂的史料证明,“刘畴西是(1935年)7月牺牲的,方志敏8月6日则牺牲于南昌下沙窝”,曹仰山何时何地牺牲“有待考证”,一说是早在“(1935年)6月遭敌杀害”。可以想见,当他因不能行走,被匪徒们用担架抬至刑场时,一定会挣扎着从担架上爬起来,高昂着那颗不屈的头颅,用尽最后的气力,高呼着他和战友们早就准备好的口号——一句句“有力的口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卖国的国民党!

  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  (朱剑宇)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