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8月15日> > 第3版 > 新闻内容
我市将用3年时间完成55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8月14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6个项目获保障性安居工程(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第四批中央预算内投资3228万元,本次获得补助的项目都将在年内开工建设,预示着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入新阶段。我市计划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经过调查摸底,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小区550余个,楼房3500余栋,居民87900余户,预计总投资超过26亿元。

  今年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自今年起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给予中央补助资金支持,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早在2018年7月,市政府就出台了《娄底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对大科街道棉纺厂小区、乐坪街道月塘小区、花山街道神童湾小区、长青街道金属回收公司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共2865户开展改造试点。2018年11月,大科街道棉纺厂小区改造进场施工,标志着我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正式开工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能有效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且投资周期较短、边际效益明显,通过补齐服务设施“短板”,能够有效刺激和扩大居民消费。我市在试点工作中,坚持“群众自愿、业主支持,实用为主、兼顾美观,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因地制宜、规划引导”的原则,做到严把“三关”:即材料质量关、施工质量关、工程进度关;做到“三公开”:即设计公开、内容公开、监督公开,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在完成改造后实现社区党建、社区物业的覆盖提升,形成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改造内容方面,切实关注群众需求,力求补短板惠民生。改造内容既要提升小区“颜值”,更要改善住房居住体验。通过调研和试点,将改造内容进行清单化操作,分为九大必选项进行一一改造。改造方式方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做细群众工作,积极发动小区居民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尊重居民意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交流渠道,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共同研究解决社区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用“再规划”的理念,梳理出老旧小区改造的多种模式,实现“一区一策”“一楼一策”“一门一策”,因地制宜,逐一解决居民迫切需要改善的各个问题。在改造硬件设施的同时,同步确定小区后续管理机制及居民议事规则,建立健全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协调机制,形成了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颜绍平 廖永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