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8月22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走进腾冲滇缅抗战博物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娄底 陈海洲

 

 

  到腾冲旅游过舒适的夏天,看古老的民居,印象最深的是腾冲人民的爱国情怀。

  腾冲是我国云南省最西南边界的一个县级城市。这里有秀色可餐的风物,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腾冲城远在2400年前就已经是我国边陲的文化名城和军事重地。腾冲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是我国历史上重要丝绸之路节点。滇缅公路是抗战西南唯一的物质通道,日本很早想占领此地,中国组织远征军保卫腾冲、保卫保山、保卫滇缅通道。

  日军侵占腾冲一共两年四个月又四天,却在腾冲杀害百姓两万多人,烧毁民房24000多栋,掠夺粮食6000多万斤,大牲畜50000多头。这些罄竹难书的罪恶被腾冲人强忍悲愤的眼泪,用历史的笔墨和照片实物展现在“滇缅抗战博物馆”。

  六十六天建成博物馆

  滇缅抗战博物馆的建设得到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腾冲人民的大力支持。馆址选在当年远征军20集团军总司令部的指挥所,即当年和顺镇政府。博物馆开馆时间定在2005年7月7日上午10点,这是不可更改的日子,因为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年前的同月同日,也是腾冲国殇墓园落成的日子。博物馆建设在2005年5月5日上午10点鸣炮动工。人们踊跃参加建设,十多个施工队伍很快组成进驻工地。现场施工与组织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奋战,又等于打一场“滇缅抗战”。7月1日全部施工完毕,用一个星期时间布展,66天终于建成。占地1300多平方,7个展厅展现大量老照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和当地民众送来的实物等等,馆存文物7000余件,其中不少珍品、绝品。

  “滇缅抗战博物馆”,不仅是腾冲市旅游名片,而且是抗战老兵及其家属60年后再一次握手、热泪盈眶的地方。戴安澜将军的儿子戴澄东参观博物馆时,给参观者讲述了英勇抗日的史实,并书写毛主席挽戴安澜将军诗。美国现在的飞虎队员和后代也纷纷组团前来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有些照片在其他抗日资料中几乎没有。日本法西斯活埋、枪杀、轰炸、侮辱,强征慰安妇,馆存中就有日本人拍摄的多张中国和韩国慰安妇裸体照片。日军占领中国大片国土屠杀、抢夺、烧毁各种建筑的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他们的罪行。

  台湾一知名游客为滇缅抗战博物馆题写对联,“前人抗日保江山,今世齐心谋统一”。

  永恒的血色记忆

  在滇缅抗战博物馆旁有个国殇墓园,一进园有一种肃穆的感觉,高大乔木树中有一个个为国牺牲烈士雕像,再向里走,是一条两米宽的石台阶,台阶两边整齐竖着抗战牺牲将士的墓碑,碑上刻着姓名、军衔、籍贯,整个山上埋着几千烈士的骨灰,竖着整齐墓碑,山顶立了几米高纪念碑。

  有人问守山老人:“你见过侵华日军吗?”

  “那时我十二岁,是个放牛娃。”老人说:“一天日本鬼子来了,拉走了我家的牛,还扇了我两个大耳光。”

  “这下面真的有骨灰吗?”又有人问。

  他不说话,一手拉着发问者到墓碑前,几下就从墓碑下挖出一个陶瓷罐,“你看有没有骨灰。”

  “我们腾冲人最尊敬的就是这些军人,他们为保卫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座山上还建有14个美国飞虎队员的墓碑。

  国殇墓园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墓坟,用石头垒成一米多高坟堆,墓碑上刻着两个大字“倭冢”。1944年5月腾冲军民开始大反攻日本侵略者,全歼了日本驻缅甸与滇西的部队。一个湘籍姓覃的少将军官带兵清理战场时,有三个日本兵躲在死人堆里,发现有人清理战场突然站起来向覃将军等人开枪,覃将军中弹身亡。这三个日本兵也被我军击毙。为安慰覃将军等抗日英灵,这三个日本兵被以跪的姿势,埋在烈士碑林下,碑文叫“倭冢”。

  腾冲人民不仅在炮火硝烟、枪林弹雨中为军人们助威出力,抬担架救伤员,而且在事隔几十年后捐款捐物两个月建成“滇缅抗战博物馆”教育我们后人。博物馆现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爱国主义、民间统战、民间外交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