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10日> > 第5版 > 新闻内容
学校课后服务叫好又叫座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诉求

  学生下午放学了,家长却还没下班,孩子接送问题成了困扰很多家长的“三点半”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从本学期开始,我市教育部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明确我市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可提供课后服务,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为此,许多市民通过12345市长热线对这一举措表示赞赏。

  记者调查

  新学期开学以来,市教育局接连收到几封来自12345市长热线的承办单,来电类型均为“感谢”。到底是什么让家长纷纷拨打热线转达对娄底教育的感谢呢?在承办单的问题描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课后服务”。娄底教育这一“走心又用心”的举措,让学生暖心,更让家长放心。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精准服务

  9月29日下午4点30分,按照常规,娄底三小校园里应该是静悄悄的。但在学校的操场,却是另外一番场景。武术、篮球等社团班的学生在认真地听课和训练。从本学期开始,“3点半”后为学生提供的课后服务就列入了该校工作日程。

  “现在每周一到周五,我们会提前征求学生意见,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针对的课后辅导。”娄底三小校长周长征说,开通“三点半”课堂不到一个月,已有半数以上学生受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极大调动起来。与此同时,该校还为学生订制了别样的课后服务菜单,比如,开设了舞蹈、戏曲、葫芦丝、航模等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学校还因校制宜,开放体育活动场地,打造“体育活动区”,由体育教师或外聘特长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篮球、武术、跆拳道等体育锻炼,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同时,娄底三小严格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后服务方案。目前,在校的4788名学生中,参与学生3500人左右,参与率达到了73%。除了开设学科辅导班外,该校还开设了艺术、体育、科技等54个社团班,社团班参与学生达到了1400余人。

  “学校面积比较小,我们在狭促的场地尽可能多地开展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课后服务一方面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密切了师生的关系,让成长变得温润而有力。”周长征坦言,课后服务的开展,也有让他们困惑的地方:放学时段从之前的两个时段变成了多个时段,加重了学校的安保压力;延长了工作时间,教师备课负担明显加重;对学校而言,更是打乱了学校以往的日常节奏,令学校难以再开展其他的课外活动,如篮球比赛、文艺汇演等。

  在记者的走访中,娄底城区大部分学校,周一到周五的课后服务“菜单”几乎天天不重样,周一、周二下午开放图书阅览室,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周三下午举行社团活动,学生依据兴趣选课走班。周四下午为作业时间,老师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周五下午开放体育活动室及各类体育器材,学生们可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自由进行体育锻炼。

  我市80所学校开通课后服务

  “早到可进校,进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导,晚走有管护”,这是我市学校为课后服务立的规矩,也是向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8月底,市发改委下发《关于娄底市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全市80所公办中小学校可提供课后服务,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为每人每课时不超过4元。《通知》指出,全市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范围为娄底中心城区(含市经开区)、各县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中小学校。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必须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开展服务工作。课后服务时间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下午放学后,结束时间不晚于18:00,每天不超过2课时。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安排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以及开展体育、艺术、科普、娱乐游戏、拓展训练、观看儿童适宜影片、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等。从本学期开始,全市80所学校已逐步推开课后服务,全市所有教师也都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形成以教师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教师+家委会成员”“教师+志愿者”三种服务模式。

  此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工作,各学校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各学校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和方案,各学校都明确禁止强迫、变相强迫学生参加。明确按照文件要求收费:所收取费用皆用于课后服务工作。禁止教授新课,或学习规定以外的教辅资料……

  同时,学校的课后服务有教师素质高、组织学生文体活动内容丰富、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但学校由于人数众多,难以兼顾,所以追求高质量学习的家长仍然会选择校外的培训,学校不会干预家长的选择。

  “当前,我市推行课后服务毕竟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学生如果不愿意参加,绝对不勉强。”市教育局阳光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据他介绍,为了课后服务不走样,市教育局制定了督学制度,一方面进行行政督学,由局机关各个科室负责人组成。另一方面进行业务督学,由教育系统的专家和老教师组成。“这样做目的就是防微杜渐,阳光教学、阳光办课后服务”。

  在记者的调查中,对于课后服务,市民们表示,课后服务切实满足了学生及其家长、学校及老师的多方面需求,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增强了家长与学校间的信任,可谓是一“走心又用心”的举措,既让学生暖心,更让家长放心。近期,许多家长拨打市长热线,赞赏课后工作服务,市教育局阳光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向更好更完善发展,以高质量的服务回馈市民。”

  家长:为课后服务叫好

  长期以来,三点半以后小孩的管理一直是省内外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学校明确规定教师不可以有偿补课,所以三点半以后的学生管理问题一直由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如补课班、托管班等。但某些培训机构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甚至有些是非法机构,收费高的同时,无法令家长放心。赵军博是一位国家工作人员,他的儿子赵浩宇和女儿赵小菡是黄泥塘中心学校的学生,一个上一年级,一个上五年级。本学期一开学他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平时负责接送他儿女的父亲生病了,而他要下午6点才能下班,当他得知我市即将要推行课后服务时,他多次打电话到学校,咨询课后服务开放的时间。9月中旬,课后服务如他所愿终于开通了。“我真的感谢学校,解决了我的一块心病,到校外培训费用高、师资参差不齐,现在好了,在学校推行课后服务,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要为课后服务点赞和叫好。”他在班级微信群里留言。

  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贴心课后服务,让家长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学校、老师为孩子做的事情,真的特别让我们感动。”娄底四中学校初一(1)班学生家长宗女士说,孩子刚升初一时,看着学校老师普遍年轻化,心里还没底,但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她已经彻底放下了不安,“每周,学科老师都会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形式将孩子本周的表现反馈给我们,而且还会提出指导性意见,我们家长在指导孩子时也就有了方向。”

  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谢意,某学校学生家长连着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两次红包,都被班主任婉拒。“第一次发红包,被拒了,第二次还是被拒了。我们打心底里感谢老师的付出。要是孩子在外面上辅导班,一小时就得一二百,现在开展课后服务,孩子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位家长说。

  ● 记者手记

  这才是教育最美的样子

  在教育圈,课后服务或延时服务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但各地在推行过程中,经常是“叫好不叫座”。甚至有人说,让教师加班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从目前我市的情况来看,我市80所学校的课后服务不仅全面推开,而且在服务形式和内容上,各学校争奇斗艳,百花齐放。教师不仅不抱怨,反而越干越起劲。

  随着记者的深入采访,这个答案浮出水面——只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把教师放在眼里,教师就会把学生装在心里。

  教育体制改革确实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新的体制机制下,学校和教师成为命运共同体,教育质量和社会满意度都是极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课后服务既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又能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所以学校和老师不仅愿意干,而且争着要干好。

  如果说,最初,课后服务的推出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意志体现,而现在在各学校是自下而上的创新与突破,正推动着这项惠民工程走向深入。

  “只要把教师放在眼里,教师就会把学生装在心里。”这才是教育最美的样子,也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课后服务全面推开仅一个月,各学校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开展的同时接受家长的反馈和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各学校也应尽力精心部署、细心服务。

  (本报记者 王友专 实习生 马志赢)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