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情花
中午休息时间,我扫了一眼微信,工作群里发来了一张张图片,由于平时负责所内的宣传报道,让我对图片有着特殊的“好感”。我点进去看了一张又一张图片,其中一张工作照片映入眼帘——是一个女孩的身影,她出现在警察身边,格外醒目。
难道说今天早上过来报案的那家人,他们的孩子找到了?一瞬间我睡意全无,立刻拨通了发照片的同事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我们杨市派出所的副所长罗迎松,年方31,我们经常称他罗sir。罗sir很肯定的答复了我,想着有没有好的素材可以跟进报道,我便请他和我介绍下近段时间工作经历,罗sir同我讲了起来。
他说:“早上女孩家长非常着急的过来报案,当时就想着尽快帮他们找到女孩,因为同样作为一名三岁女孩的父亲,由于工作原因常年驻所,很少有机会陪女儿,我一直感到非常遗憾,因此,我完全能体会到报案人的那份担心,更何况女孩还这么小,不赶紧找到可能会有危险。随后,我带着所内的辅警走访群众、分析轨迹、调查核实等等,几乎所有的侦查方式都用过了。当然,付出还是有回报的,我们在河边找到了这小女孩并送回了家,父母不用担心了。”
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没等我从这件事回过神,罗sir已经开始讲起了其他事。
“同样是未成年人,前一阵子,我们抓获的那7名组团砸车窗盗窃的嫌疑人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好学习?”说完,听到电话那头一声叹气。
这个案子我之前略有耳闻,顺着罗sir的话,我继续问他:“那7个嫌疑人是怎么抓到的?”
“8月某天凌晨三点左右,杨市镇砖湾村报警称,有人砸了车窗玻璃,进入车里将贵重物品偷走。当天正好我值班,我叫醒值班的兄弟们,开着警车赶去砖湾。到那里后,听报警人说,他刚好撞见嫌疑人在车内偷完东西准备走,被发现后,嫌疑人往山里方向跑去了,他便在山出口守着等我们过来。随即,我带着兄弟们‘搜’山。从凌晨三点多到六点,历经三个小时,终于在山里将7个嫌疑人抓获。”
“哦,那最后怎么处理的?”我问罗sir。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7个嫌疑人,最大的只有13岁,你也知道的,依法办案呗。”罗sir说起来看似“轻松自如”,但在连续3个小时的“搜”山后,我想令他难受的不是没有休息好,而是要面对这7个未成年的嫌疑人,他们本该在学校教室里接受教育,却......
“近几个月,在杨市镇发生了多起类似此砸车窗入车盗窃的案件,这7个小伙子虽然没有交代其他的行为,但我真的为他们的未来担忧。”电话那头罗sir又发出一声长叹。
世人皆有恻隐之心,即使是累犯,都能唤醒良知,予以挽救,更何况是处事懵懂的少年。我刚陷入对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沉思,罗sir又说:“经过女孩走失、7个未成年人组团盗窃等事情后,我们在处警之余,也在和周边的人沟通交流,加强法制教育,尽绵薄之力让社会重视对青少年的关心和教育。”
听完罗sir的这些话,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民警,我大概开始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不是非要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要办多少轰轰烈烈的大案要案,而是要用真心依靠群众,用诚心善待群众,用爱心关爱群众,这也正是罗迎松一年365天都在做的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