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剑峰
每到“五·一”或“十·一”黄金假期,我都要去波月洞游一趟,原因是波月洞具有三大优势,不得不让我潇洒走一回:一是波月洞是娄底乃至湖南的一张“老”字号名片;二是波月洞为86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剧情的拍摄地;三是波月洞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今年的“十·一”国庆节,我再次来到了波月洞。
波月洞,位于冷水江市大乘山底下,是一个世界岩溶博物馆。里面溶岩密布,石柱高耸,组成了各种美妙的景观。同时波月洞是世界上鹅杆最多的地方,被称为世界之最。波月洞分为三层,已开发地下游览路线1800余米,有27个大厅,81处景点,总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整个洞府以迷宫大厅为中心,前部洞厅宽广宏伟,气势磅礴;后部洞厅线条密集,晶莹剔透。从波月洞入口进入,一连串或壮观或精致或奇妙或有趣的景点,如珠成串,一气呵成,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如玉柱擎天、银河飞瀑、海天揽胜、鹅管群、千丘田、清心巨石、飞剑断壁、枯木逢春、神猴送客等天然景点堪成经典。
洞内,景就是石头,那些孕育了上万年的石头,太富于表现力,显化着自然的神奇和伟力。每一块小石头,足以让人勾魂摄魄。钟乳群居,水滴石成,颇让人感叹自然上万年的艰苦经营,缔造出这种鬼斧神工的奇迹。这是地下石头艺术宫殿和沉积物的宝藏,穷万年之力,才产生出的奇石景观。这些石头,不是历经数万年数十万年的死的标本,而是历经万年之上的鲜活生命。它们在沉默中孕育,在一滴水的浸润下,不断发育不断生长,塑造出丰润的形态。
波月洞从开发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缕春风,让祖国各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波月洞亦如此。5年后,波月洞在有关部门的关心下陆续开发,并成为了湖南省最早开发的一处大型溶洞,也铸就了湖南省一张“老”字号名片。
1986年,是波月洞“出人头地”的一年。我国著名导演杨洁率领的《西游记》剧组,把“三打白骨精”及水帘洞外景选在了波月洞拍摄,这为波月洞的宣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波月洞声名鹊起。
波月洞有了西游文化做衬托,在历届波月洞风景管理处领导的管理下,充分挖掘西游文化,把西游文化作为一种推广波月洞的品牌与传承。如今,波月洞管理处的干部职工,每到大型节日,他们既是服务游客的员工,又是为游客带来快乐、开心的演员。在波月洞,员工们自编自演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猴王出世”等节目,深受游客的喜欢。景区这种“闲时是员工、忙时是演员”的工作思路,在其它景区是无法看到的。
如今的波月洞,在“美洞如林”的环境下,始终充满人气,不被淘汰,其理由是波月洞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西游文化当做波月洞发展的一个法宝。正因为这个“法宝”,才使波月洞在传承西游文化的路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