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集中整治过度医疗行为,对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进行集体约谈和问责,这对我这个刚从事医务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次警醒,是一次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让我明白了从医的‘底线’和‘高压线’!”10月14日,娄底市直一家单位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李芳说。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2018年初,湖南省娄底市纪委监委把它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专项治理来抓,由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合娄底市卫生健康委在全系统大力开展行业作风整治年活动,重拳出击过度医疗,重点整治小病大治、过度使用医保目录外药物耗材、随意延长住院时间,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自2018年3月整治开展以来,各级医疗机构首先开展自查自纠,开展谈心谈话1.5万余人次,提醒约谈2900余人次。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约谈医疗机构27家(次)。
在此基础上,娄底市派出8个检查督查组开展督查和交叉检查,在全市公立医院共抽取病历1000余份,带回有问题的病历121份,异地聘请19名专家进行评审,整理出问题331个,认定其中部分病历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医疗行为。今年5月底,召开全市过度医疗整治问责警示谈话会,开出一张张“罚单:全市共立案查处3人,诫勉谈话14人,履职约谈30人,对存在过度医疗行为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责成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立案查处5人,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名单开展诫勉谈话、履职约谈和提醒谈话。让参加会议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诫勉谈话对象红脸出汗。
娄底市采取标本兼治,着力建章立制,从源头上整治发现的问题。规范检查,加大了对临床医师检查培训,进一步完善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制度。规范用药,严格控制住院、门急诊的药品比例,严格执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规范治疗,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监控,严格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带量采购”政策,如娄底市中心医院按照“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的原则,与耗材供应商完成二次议价,积极开展带量采购,停掉留置针、精密输液器、输氧宝等19个品牌,相关平均费用下降了35.5%,各试剂、普通耗材价格下降比例多达20%。
娄底市还开展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最美医师”评比活动。由市政府牵头调研,出台《娄底市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在医院启动了薪酬制度改革前期工作,实行新的职称评聘管理办法,如娄底市一人民医院的一线骨干医师去年人均增长收入3万元左右,进一步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开展“最美医师”评比活动,如娄底市中心医院授予陈洁等16名“最美医师”荣誉称号,公开表彰,在社会上树立医师良好形象。
2018年开展整治行动以来,通过多管齐下,娄底市实现公立医院医疗业务总收入控制效果全省最优、次均住院费用几乎无增长、药品和耗材收入占比明显下降,药品采购价格总体降幅达12%左右,个别单位达18%,全市公立医院节约药品采购费用近1.5亿元。(张东红 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