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0月31日> > 第2版 > 新闻内容
党旗引领下的“冷钢奇迹”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10月24日,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市多家媒体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采访。记者随同采访团分别走进了冷水江市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涟源市杨市镇板桥村,感受了党组织在一个非公企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体验了一次联系民心的“屋场会”。

  首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报道,我们就先从“冷钢奇迹”说起……

 


(办公楼厂区)


(新老党员炉前宣誓)


  □ 本报记者 肖鹄

 

 

  钢花飞溅、钢水奔涌、机器轰鸣、秩序井然……10月24日,记者走进久闻大名的冷钢厂区,入目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炼钢景象,一批批钢铁产品从这里诞生,再发往全国各地。现场,从每一个工人的脸上,记者看到的是奋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今天的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暨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优势突出、机制灵活、效益优良、环境优美的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作为中国大型企业500强,效益位列全国钢铁企业前茅,资本保值增值率列全省第一,系湖南省八大利税大户之一、“湖南省十强企业”,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冷钢现象”,被业界誉为“经济奇迹”。

  如果将时针拨回1999年,当时的冷钢已经是连续5年亏损,负债率更是高达124%,累计欠发职工6.4个月的工资,已处于半停产状态,1000多名职工下岗,企业也被原国家经贸委列入了破产名单……当时的窘境下,谁可“力挽狂澜于既倒,扶之大厦于将倾”?一个老党员来了,他就是陈代富,一个把心交给党的人。

  一名老党员:“为员工搞碗饭呷”的厂长

  2015年6月26日下午4点左右,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9度,工人们正冒着酷暑在88米高的烧结脱硫塔上改造环保设施。

  88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工人们在安全监护下小心翼翼地作业着,作业现场电弧闪烁。突然,陈代富的身影出现在作业现场,只见他弯着腰摇摇晃晃,举步艰难,一步一步往上爬,重重地喘着粗气,汗水爬满了脸庞湿透了衣衫。

  “董事长上来了!”工人们又惊讶又感动。88米的高度,年轻小伙爬上去都胆战心惊,当时已经63岁的陈代富,硬是冒着生命危险徒手攀登上去。原来,他牵挂着环保设施改造的进度,惦记着高温下作业的员工,去江西参加全国人大的一个调研活动前,特意上去看望脱硫塔上作业的员工。

  董事长的到来让工人们很感动,纷纷迎上前,担心陈代富的安全和身体。陈代富却一边说着“不碍事”,一边与在塔上作业的每个员工握手。手与手相握,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他为员工们打气:“再加把劲,要像当年求生存搞发展保饭碗那样抓好环保。”事后,家人少不了一顿埋怨……这是陈代富与冷钢的故事之一。

  “要为员工搞碗饭呷。”1999年,作为一名党员,陈代富上任后发出了最朴实的口号。20年来,他从未忘记过这句承诺,也兑现了这句承诺。

  走一圈2.5公里,4圈就是10公里。陈代富一年平均有320天以上呆在企业里,每天都要到生产一线去走几圈。13年算下来,陈代富光凭双腿步行已经超过了四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每天在生产一线,不仅能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的一手资料,而且天天和员工在一块沟通、交流,信任就建立起来了,感情也就浓了,实行一些改革也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博长集团的一位管理者如是表示。

  陈代富这名老共产党员,始终紧密联系着员工。他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把爱岗敬业守规矩的员工放在手板心里”。他也把企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企业,连手摔骨折了也不愿住院,认为“骨头在医院是长,在其他地方也是长”。他曾说过,我可以死,但企业不能死。

  20年来,改革改制,强化管理,加大技改力度,实施“小步快跑、滚动发展”战略……这些改变冷钢、让冷钢起死回生的谋略,就在这不间断的苦行中酝酿形成,再变成生产力。

  今天,陈代富不但解决了冷钢人呷饭的问题,还组建了湖南博长控股集团,让员工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甜美,博长人成为了冷水江市五个大型企业员工收入最高的群体。有这样一组数据是最好的佐证:冷钢人购买新房5000余套;普通员工两年内购买小汽车近1000辆;冷钢为员工子弟及周边居民解决万余人就业;冷钢的发展拉动了冷水江市相关钢铁产业集群的发展,解决了近10万人的生计问题。

  富为万民谋,这是陈代富这名有着5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坚守的初心。

  一个个党支部:永远在前的是共产党员

  党员区域责任牌、党员活动室、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记者在棒线厂二轧车间随处都能感受到党的氛围。“党员是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这是二轧车间党支部书记胡拥军铿锵的话语。作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棒线厂二轧车间党支部,12名党员在工作中发挥出表率作用。

  今年7月5日,为尽快完成加热炉炉筋管漏水抢修任务,在停炉仅仅24小时后,棒线厂二轧车间清理加热炉氧化铁皮突击工作便正式启动。晚上8点,共产党员、突击队长刘辉兵清点人数,26名突击队员无一缺席,大家整装待发,劳保用品全副武装,工具准备妥当,防暑药品分发到位,在队长作了任务安排和安全交底后,全体突击队员便根据职责分工,分批次进入加热炉进行氧化铁皮清理。

  由于停炉时间短,炉内温度高达200度以上,在刨开表面的氧化铁皮后,下层的氧化铁皮都是通红的。这项工作既要忍受通红的氧化铁皮辐射炙烤,又要忍受随时扬起的氧化铁皮粉尘,这是最艰苦的工作,也一场挑战意志和毅力的战斗。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刘辉兵二话没说,第一个进入炉内,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吴灿等队员也争相进入炉内,刘辉兵说:“我在前面用镐给你们开路,你们用锨尽快往外铲,身体感觉受不了了就出去透透气,别中暑了,小心注意鞋子别烧着了。”说罢,他拿起镐便径直干了起来。

  在狭小的炉膛内,通风不良加上炉内温度高,闷热难当,呼吸都有些困难。置身其中不仅汗流浃背,还得承受衣服、鞋子受热后带来的皮肤灼烫。刘辉兵等人的工作服湿透又被烘干,烘干又再次湿透,背上、胸口和肩膀处盐渍斑驳。虽然环境恶劣,任务艰巨,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突击队员们弯着腰,挥舞羊镐、铁锹,一寸寸向里面掘进。经过12小时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氧化铁皮的清理任务,为尽快完成抢修任务恢复生产赢得了时间。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棒线厂二轧车间党支部12名党员除一名女党员外,其余11人都自发担当突击队员,并且第一批冲进高温炉……关键时候总有党旗飘扬,棒线厂二轧车间党支部的党员们感染带动了其他员工,才使抢修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在冷钢炼钢厂,党员的力量同样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目前,炼钢厂有600多名员工,其中党员有90多名。炼钢厂有五个支部,每个支部有四个班组,每个班组都有党员。其中炼钢厂转炉一横班值班长刘德树被评为“湖南省实体经济企业优秀班组长”。

  据炼钢厂党委书记黄裕林介绍,在党员的带领下,炼钢厂打了一场漂亮的蓝天保卫战。从去年开始至现在喷淋雾化改造、狗窝密封改造、半干法改造和操作技能工艺改造的四个项目已成功实施,粉尘排放已达到国家标准。

  生产结构零误机,质量零投诉,安全零事故,环保零污染,员工团队零违纪……炼钢厂的党支部将生产工作落小落细落实,以工作质量促进产品质量,去年炼钢产能达320万吨。

  “党建就是生产力,党组织就是凝聚力,党员就是引领力。”作为一家非公企业,记者在冷钢的采访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党员所带来的蓬勃朝气。

  党旗招展下的博长公司,正在引领新的“冷钢奇迹”。

  ● 记者手记

  “守初心 担使命”的冷钢党员们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我们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暨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采访,记者看到了这种“初心”和“使命”。

  20年前,冷钢最艰难的时候,几万冷钢职工和家属最没盼头的时候,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带领着他们一路披荆斩棘、一路破浪前行。记者了解到,当年与冷钢同属一家的湖南工业企业里,只有冷钢活着,而且越活越好,这都离不开共产党员陈代富那句“为员工搞碗饭呷”的初心。

  20年来,作为一家非公企业,却把党建作为了发展的“秘笈”,一面面党旗插满了厂区的各个角落。而共产党员们也不负众望,冲进高温炉里的身影里有他们;炼钢一线的身影里有他们;攻坚克难的身影里有他们……继续缔造新的“冷钢奇迹”就是冷钢党员们的“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