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市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到周末,我市的各乡镇敬老院里,总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留守儿童的身边,也总会有一些叔叔阿姨带着礼物,陪孩子们一起聊天谈心、做游戏……
娄底市慈善协会青年公社分会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支队伍。几年来,他们的行程遍及娄底的各乡镇,甚至辐射到了邻近市州。敬老院、留守儿童是他们的“主战场”,环卫工人、残疾人士……他们也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爱,给予他人帮助和温暖。
脚步匆匆 爱心绵绵
1月7日,涟源荷塘敬老院,志愿者20人,被服务人数21人,活动内容:洗头、理发、剪指甲、表演节目、按摩、做饭菜、送八宝粥;
1月14日,涟源茅塘敬老院,志愿者20人,被服务人数16人,活动内容:洗头、理发、剪指甲、表演节目、按摩、送去16箱八宝粥;
1月20日,总结2017年活动情况,计划2018年公益活动;
1月24日,娄底各街道环卫工人,志愿者23人,被服务人数120人,活动内容:为环卫工人送福粥、鸡蛋、包子、姜枣膏;
1月28日,百亩乡敬老院,志愿者23人,被服务人数11人,活动内容:洗头、理发、刮胡子、洗衣服被褥、修电视机、铲雪、做饭菜、送八宝粥、陪老人聊天。今天是雪天,老人们都不愿意洗澡;
……
随手翻开“青年公社2018年开展志愿活动汇总”,上面详细地记录着分会每周活动的地点、人物以及活动内容,对特殊事项还做好了备注。每一个周末,志愿服务的道路上,都有着志愿者们匆匆的脚步。
越来越多的红马甲
青年公社成立于2013年11月,一群有爱心的年轻志愿者走到了一起,本着“扶助弱势群体、关爱孤寡老人”的崇高目标,组建了这个志愿团体。2014年,现任会长谢惠兵正式成为青年公社的领头羊。
谢惠兵投身慈善活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的身体力行,感动和吸引了很多人的跟随。市档案局退休干部、市慈善协会副秘书长钟志敏说起青年公社的会长谢惠兵,一直是赞不绝口。她脑海中,一直存着2012年的一副场景,那是她和谢惠兵的第一次偶遇:那一天,他们都去了百亩敬老院,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拉了大便在裤子里,整个房间臭气难闻。志愿者们想帮老人洗干净身子换上干净衣服。可要把老人带到洗澡的房间,首先就是一件难事。因为不管是谁,对于粪便的嫌弃,都是一种本能。谢惠兵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二话不说,背上老人便往外面走。跟在后面的钟志敏看在眼里的,是谢惠兵一边往前走,而老人裤裆里的大便,则一边往外掉,谢惠兵的身上,自然也沾染了不少。
这一幕,让她将谢惠兵这个人记在了心里。
后来,他们再一次在活动中相遇。那是2017年,钟志敏来到涟源市七星街镇敬老院,谢惠兵和他的团队也来了这里。钟志敏亲眼见到志愿者们为老人剪手指甲、脚趾甲。敬老院的一些老人,因为身体和条件限制,脚真的不是那么干净,有些还长有灰趾甲,要清理干净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志愿者们掏出工具、捧起老人们的脚就细心地剪了起来,没说要戴手套,也没有一点嫌弃的表情。
不是亲人,却给予别人亲人般关怀的志愿者,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钟志敏。自此,她与家人商量好,她要“转正”,以后每个周末,她也要去当志愿者,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去服务弱势群体,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做贡献。
这一干,便是好几年。在很多的志愿服务中,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红马甲。
随着和谢惠兵接触得越来越多,钟志敏对谢惠兵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谢会长真是一个无私无畏的人,真正的一心做慈善,从没关心过个人得失。每次活动,谢会长要提前联系、整体安排,不仅要参与活动的所有内容,对我们这些老同志,他还要额外提供接送服务。”
每年活动需要的经费,谢会长也总是毫不吝啬。他自己一年的工资,基本上都是花在了慈善事业上。做为娄星区长青办事处的一个普通员工,工资收入本来就不高。为了分会的正常运转,他自己几乎不买新衣服,家庭的开销,也都靠妻子的工资。
对于自己和家人可以说是苛刻,可是,在公益的事业上,谢惠兵却可以说是“一掷千金”。不仅每年要带头捐款,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分会每年会对志愿者进行评比,对参加时间和捐款金额排名靠前的志愿者,分别颁发金质或银质奖章,而制作奖章的钱,也是他个人掏腰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正是他的这些身体力行的行为,感动着身边一个又一个的人,让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也越来越有战斗力。青年公社的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妍,也是另一个被他感动而站到了他身边的人。
刘妍于2014年加入青年公社,但因当时人在外地,不方便回娄底参加活动,所以更多的只是关注。2015年回到娄底后,她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一年三十多次活动,她参加了近三十次。每次活动,她都是给老人洗澡的几个主力军中的一个。
说起给老人洗澡,刘妍的感触很多:因为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对一些瘫痪在床的老人,洗一次澡需要几个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而乡镇敬老院因为人员配备不够,这项工作很难完成。有些老人,如果没有志愿者前去服务,几年都很难洗上一个澡。而因为身体的原因,这些老人大小便经常拉在身上,整个房间往往臭气难闻。志愿者前去的时候,往往是忍住巨大的心理不适。帮老人洗澡洗衣整理房间,有时将老人抬出来后,还要将床板也抬出来用水泡发后再刷洗干净。很多志愿者都是忍不住了时跑到门外呕吐,吐完后,再继续去做清洁整理工作。
就在前不久的10月13日。青年公社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冷水江市的禾青敬老院。敬老院有位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身上还有导尿管。
因为常年无人打理卫生,老人的身上以及房间里都散发出一种强大的难闻的气味。房间里更是凌乱不堪,甚至墙壁都不堪入目。如何为这位老人服务成了一大难题。
但很快,志愿者们便整理出来了思路:安排五个人给老人洗澡,两个人收拾房间,包括给床铺换新、给墙壁清洁。说干就干,可没想到,进程先卡在了老人这里。老人不愿让志愿者们帮他洗澡。志愿者们心里明白,老人一是害羞,再者也担心把自己的导尿管弄出来了。
志愿者为了打消老人的顾虑,轮番上阵,从一个晚辈的角度劝说老人:“我家也有老人,我也经常给我爸爸洗澡,您就像我爸爸一样,我们帮您洗澡没关系的。我们也会小心,不会碰到导尿管。”
经过耐心细致的劝导,老人终于点了头。志愿者们也卸下心中大石,开始行动。这一场洗澡行动出乎意料的久,前后经历了两个多小时。一方面是老人身上有导尿管,洗澡时需小心翼翼,另一方面则是刚开始准备洗澡的房间太小,而需要帮忙的志愿者较多,只好临时另找了一间大房子。
这天,志愿者们忙到下午两点多才吃中饭,尽管早已饿过了头,可大家仍是毫无怨言。
洗完头后,还要负责吹干;剪手指甲脚趾甲,还要削老茧修老皮……每一次服务,志愿者们都从每一个细节去做到最好。
老人们自然是知道感恩的。每一次志愿者临走时,老人们都会一再询问“什么时候再来”,一再叮嘱“你们要多来。”
停不下来的脚步
刘妍的先生在外地工作,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在娄底。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她的时间肯定是非常宝贵的。可是刘妍说:“停不下来了。”
每一次去敬老院,老人们都会留下殷殷期盼;每一次和留守儿童相聚,心里也总会记住那几双期盼的泪眼。
那是2018年9月16日,青年公社组织志愿者去水洞底文建显利小学,活动的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了分会送去的衣物与书包等后,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游戏。
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天真的笑容,也感染了到场的志愿者。然而,就在大家都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志愿者们却注意到有一个孩子仍然是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单独把这个孩子找到一边,仔细询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不开心。“阿姨,做完游戏你们就要回去了,我舍不得你们。我爸爸妈妈都一年多没回来了,我也想他们。”
听到这个回答,大家沉默了,既心疼又无奈,唯有靠近小女孩,轻轻的抱住她,拍着小女孩的背。
正是这一份份牵挂,促使着和刘妍一样的志愿者们,一次次地行走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无怨无悔。
“对于这些父母长期没在家的孩子,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多地陪陪他们;而对那些敬老院的老人们,很多因为身体状况已很不好,我们不知道下一次来的时候,还能不能见到他们。为了不留遗憾,我们只有让自己的脚步更勤一点,更快一点。”
除了敬老院和留守儿童,青年公社还把触角伸向了更多的群体。环卫工人每天工作在户外,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严霜。
“每年的腊八节,为了保证环卫工人能及时喝上腊八粥,谢会长都会凌晨三四点钟就出发去天籁寺领粥,领回来后,再由我们志愿者分路线去赠送给每一位环卫工人;酷暑难耐的夏天,我们会开展送清凉活动,为环卫工人送上凉茶和解暑药品。”
娄星区残疾人养护中心也是青年公社关注的一个群体。2014年的7月7日,在这个被现在的青年人定为“情人节“的日子里,青年公社的志愿者义务为残疾人养护中心去KTV等场所推销养护中心自己手工制作的珠花。”让他们的劳动能够变成价值。
此外,配合全市创文举行“净山行动”;看到有家庭特别困难的,他们也会及时提供帮助……
不论时间地点,不拘形式,青年公社的志愿活动总是灵活多变,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青年公社已有长期稳定的活跃会员358名。近三年来,每年开展活动30次以上,接受服务的每年都有近二千人。
(本报记者 段云青 实习生 石心如 通讯员 钟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