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从华中师大毕业的法学硕士研究生黄修斌,怀揣着少年“当兵救人”的梦想毅然应征入伍,加入到了消防部队大家庭。在消防部队的9年里,他多次出色地完成灭火作战、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8年7月被评为全国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2次被评为娄底市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
永不轻言放弃
黄修斌入伍前就梦想着入党,他暗下决心,到消防部队一定争取早入党,要建功立业。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刚入队时黄修斌体型瘦弱,一米七八的个子,体重只有60多公斤,十足的“文弱书生”,有些器械都拉不动,水枪也背不起来,再加上性格内敛,不怎么爱说话,有些木讷,身边的战士很不看好他。“这样的士兵,根本灭不了火!”就这样一句“玩笑”话,不但没有让黄修斌情绪低迷,反而激发了他的进取心:“你们说我不行,我非要证明我真行!”
为了父母的希望与儿时的梦想,从小就不服输的他,在涟源消防大队开始了“魔鬼”般训练。坚持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起床,先跑个5公里,再到器械场做力量训练,每天除了日常训练,晚上睡前还会自主加训两百个俯卧撑,尽管两只手一次又一次磨出血泡,胳膊磕得又红又肿,他还是咬牙坚持。刻苦的磨练,让黄修斌实现了完美蜕变:曾经“皮包骨”,现在他浑身上下都有肌肉,坚韧的意志练出来了,勇猛的气质也上来了,入队2年,年年获得嘉奖,还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三年就扛起来中队指导员这面“大旗”了,并因总结的20多篇消息与工作简报相继上报上网,而受到了支队领导的青睐,被作为支队秘书办后备人才培养。
勇于冲锋在前
2017年7月1日,娄星区遭遇百年大暴雨袭击,涟水及支流水位猛涨。娄星、新化、涟源等地城区出现严重内涝,资水及其支流周边乡镇一遍汪洋。针对这一情况,作为全勤指挥部指挥长的黄修斌,协助支队长带班首长,及时了解市域情况,向市政府应急办汇报险情,紧急调度指挥各县市区消防官兵开展抗洪抢险。9时37分,娄星区公安消防大队先后接到报警,称西坪村沿河区域由于洪水暴涨,多处房屋被淹,有大量人员被困,且水位还在不停上涨中,情况十分危急。接警后,支队全勤指挥部立即调动娄星大队出动2台消防车、12名消防官兵赶往事发现场。在支队全勤指挥部率领下,他遂行出动,现场指挥调度救援工作,协助娄星中队指导员李凌凯指挥官兵驾驶冲锋舟,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勇敢接近居民楼被困群众。因水势过大,水流湍急,冲锋舟撞上居民楼墙壁,但他凭消防官兵过硬的技术,成功到达被困群众民房,并分2次将10名被困群众营救出来。从10时08分至38分的半个小时里,支队指挥中心先后接到娄星区小碧乡唐山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坪村雪花啤酒厂、娄底二大桥、双江镇卫生院等地传来的救援险情,他又马不停蹄地配合支队参谋长调派特勤中队全员出动,投入到疏散营救被困群众的战斗中去,先后营救被困人员7人。
手勤著就好文章
他初次接触文字工作还是在涟源中队,5年“伏案”公文撰写,使他明白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初调到支队办公室做文秘工作,就像小学生学写作文一样,总是反复学习各级政府和部队工作报告,一边赞叹“理手”的水平,一边怀着敬畏心情摘抄各类标题、经典造句,还建立了自己的素材“百宝箱”,遇到“相似型”材料就先拿来整合修改,如此不断积累,现在的黄修斌无论碰到什么“材料”都能摆出个八九不离十的骨架来。为完成每一篇大会材料,他不仅反复修改,还经常把材料读给战友听,让他人提出宝贵修改意见,经常较真到一句话、一组词,一个标点符号。
他先后牵头起草了《娄底市消防工作十三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实施办法》《娄底消防车道整治办法》等规范性文件10余份,担负支队党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重大会议材料的撰写,连续4年承担迎接省政府消防工作考核文字综合和会务工作,成功推介“水车义务消防队”“乡镇专职队新化模式”实战化训练“四大体系”、廉政“六个一”活动等亮点工作。其文秘撰稿,突出“精神”“精要”“精准”,总能让字里行间闪烁出质朴的光芒。(蒋芹 聂丽娜 李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