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人民日报》以较长篇幅报道我市开展“查风险、防事故、保平安”群防群治守护家园行动,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给千头万绪的基层治理提供了群防群治的好范本。
那么,娄底“查防保”行动缘何引起央媒的关注?娄底公安机关又在其中扮演着何种角色?11月14日,记者来到娄底市公安局,采访了几位参与“查防保”行动的民警,听听他们眼中的“查防保”行动。
守护家园 构建治安防控新体系
如何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怎样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8月26日,娄底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全市社区村庄倡导开展“查风险、防事故、保平安”群防群治守护家园的指导意见》,并就 “查防保”群防群治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8月28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推动《指导意见》落地见效。随即,一场坚持求真务实,立足常态长效,群众自愿自费的“查防保”行动在全市铺展开来。
娄星区率先全面启动,成立区“查防保”指导协调组办公室,全区57个社区先后建立“查防保”志愿服务队。涟源市坚持将“查防保”行动与扫黑除恶、禁毒禁赌、民调宣传等平安创建专项工作相结合,在全市20个乡镇全面启动。新化县开展“查防保”行动以点带面,边试边行,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娄底经开区与娄星区同启动同开展,冷水江市、双峰县紧跟而上,分别成立相应机构,发动干部群众参与“查防保”行动。
截至目前,娄底已在300余个社区村庄,建立起2000支群防群治服务队,共有13万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广大志愿者走村入户,着力当好“政策宣传员”,宣传政策法规,为城乡居民解疑释惑;当好“治安巡逻员”,对辖区内重点地段、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巡逻防控,守护居民安全;当好“信息采集员”,收集和反馈辖区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以及各类问题线索;当好“矛盾调解员”,以“老邻居”“老朋友”的身份,调处街坊邻居矛盾,形成包容、和睦、互助、有爱的邻里关系;当好“文明劝导员”,规劝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等文明风尚。
通过“查防保”行动,娄底构建起“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安防控新体系,它不是一阵风,而是一种持久的自发机制,将常态化开展服务,常年坚持并不断巩固、提高,推动基层治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娄底有455万人口,警力不足3000人,警力与人口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好方式就是群防群治。”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成良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服务队成为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好帮手”。截至目前,服务队已为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线索150条,协助破案66起,抓获违法人员206人,追回逃犯5人,防止民事案件转刑事案件362起。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报警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
干群联动 民力变警力的妙招
11月7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陈旌率市信访局、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市城建投集团以及娄星区委政法委、娄星区花山办事处的相关负责同志,来到其所在社区开展“查防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题研处工作。
上午9点,陈旌臂戴“查防保”红袖章,首先来到对江社区的对江安置小区,现场了解小区道路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道路安全问题的办法。随后,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对江安置小区道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听取对江社区、花山街道办事处、娄星区委政法委以及市信访局、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市城建投集团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并就如何解决好这些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有了守护家园服务队,村里电鱼炸鱼的情况没有了,小区砸车窗的现象基本杜绝了,街上闯红绿灯的行人极少了,社区环境越来越整洁了,邻里矛盾少了,居民抱怨少了……”如今,在娄底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佩戴有“查防保”队员红袖章的广大志愿者,他们开展巡逻防控、劝导文明出行、调解矛盾、宣传政策法规等行动,其中不乏如陈旌等市级领导。密切了干群关系,守护了自己的家园,全市对“查防保”行动的欢呼此起彼伏。
“自从开展查防保行动以来,我们派出所的受理的警情大为下降,群众安全感得到普遍提升。”娄星公安分局乐坪派出所教导员邹红卫介绍,公安机关对一些社情复杂、矛盾多发的区域,会安排社区民警指导服务队重点巡逻该区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违法犯罪。如娄底火车站和王家小区,过去因为人流较大、社情复杂,黄赌毒的现象屡禁不止,成为娄底社会乱源之一。自从开展查防保行动以来,民警带领志愿者每天巡逻,不定时上门查看,一来二去,藏污纳垢之事只能销声匿迹了。
“查防保”行动开展后,警民联动更加密切。派出所民警或辅警担任服务队指导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指导群众应对各类问题,并积极参与日常巡逻工作,有效净化了社情。对此,娄星公安分局大科派出所民警曾海平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我们辖区每个社区都建了一个查防保微信工作群,队员们可以通过群里互通信息,比如哪个网吧有未成年人上网;哪里的消防栓坏了;哪里的防盗措施失效了……我们派出所民警通过掌握这些信息,有效挤压了犯罪的空间。”
“有了‘查防保’服务队,小区的治安状况好多了,偷盗案件也没有了。”冷水江市冷源社区凤凰山庄小区居民刘红霞说,过去,经常有社会闲散人员来小区偷盗,有的甚至把业主汽车里的汽油偷走了。如今,这样的事情再没发生过,“前两天,儿子把车停在地下停车场,忘了锁车门。中控台上摆着1500块钱,第二天去开车,发现分文不少。”
互联网+ “查防保”插上智慧的翅膀
“为了建好娄底‘群防E家’APP,我们专程赶赴浙江考察,学习当地成功的经验做法,并根据娄底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曾旭向记者介绍,我市正在定制开发的“群防E家”APP将拥有许多便捷功能。
“查防保”活动是创新治理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成功举措。在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如何让科技助推社会治理创新发挥巨大作用,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考题。目前,娄底公安机关正在研发“群防E家”APP,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和平台,将群防群治服务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平台联通,形成反应快速、有力有效的联动机制。
“‘群防E家’APP上线后,群众随时随地发现风险隐患、矛盾纠纷,都可以通过APP一键发送给相关部门。这种便捷的方式,将发动更多的人参与群防群治。”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成良如是说。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的哥警务”的APP即将在11月底上线,该APP也将成为“群防E家”的先行者,市公安局改革办民警陈曙参与了其中的定制开发,他告诉记者:“的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查防保行动中可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了解,“的哥警务”APP上线后,娄底的哥们可以通过该APP实现一键报警直报110,可以有效防抢、防盗、防侵害。同时,的哥还可以通过该APP向公安机关提供各类警情,而公安机关则可以实时发布追捕任务,从而实现对犯罪嫌疑人天网般地围追堵截。
“‘的哥警务’APP一定会成为群防群治互联网+最好的先行试验田。”陈曙踌躇满志地说。
我们的家园共同来守护。2000支群防群治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13万服务队员……随着这组数字的不断刷新、不断增长,青春娄底必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人人向往的美丽城市。
(本报记者 肖鹄 通讯员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