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1月21日> > 第18版 > 新闻内容
高玉宝心系七十年的夙愿在双峰完成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玉宝所写的《半夜鸡叫》上世纪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一时洛阳纸贵,影响了几代人。从文盲到创作200多万字文学作品,高玉宝因此多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接见,被周恩来称为“战士作家”。

  高玉宝最近写了两篇文字:一是写给双峰县花门镇党委、政府及宝台山村乡亲的信,感谢他们70年来精心守护李文斌等七烈士墓,并个人捐款5万支持此墓重建;二是写给李文斌等七烈士的祭文。高玉宝委托儿子高燕飞、儿媳陈燕来在国庆节前从北京赶往双峰宝台山烈士墓,代诵祭文,悼念衡宝战役牺牲的战友;还令儿子捧送李文斌遗像回到烈士故乡河北平山县王子村。

  如此,高玉宝总算了却了70年的夙愿。

  衡宝战役中牺牲的老首长

  是高玉宝的救命恩人

  1947年入伍的高玉宝,历经辽沈、平津、衡宝战役,立大功6次。

  1949年10月4日,衡宝战役紧张进行中。双峰宝台山,战士高玉宝所在的四野第146师368团与国民党军队激战,团参谋长李文斌不幸牺牲。噩耗传来,高玉宝犹如天崩地裂。李文斌下葬的当天,高玉宝站在鸣枪志哀的官兵队列中,眼泪簌簌而下。他发誓要再来吊唁首长,并使之魂归故里。

  高玉宝为何如此放不下李文斌?原来,高玉宝做过李文斌的警卫员,首长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他。

  李文斌从军后,只在南下路过时回家一趟,无从孝敬双亲,更不考虑婚姻。1949年10月牺牲时,他一张单照都没有,唯一财产就是那把从日寇身上缴获、随身南征北战的钢刀。李文斌曾手起刀落连杀两敌,将高玉宝从绝境中救出。而作为衡宝战役一号烈士,李文斌牺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三天,他的牺牲令人尤感悲惜。

  此后多年,因记忆模糊,加之资料有误,高玉宝多次寻墓而不得,一直未能遂愿。他只好将李文斌的头像从合影中抠出放大,每逢10月4日,便对着遗像祭奠老首长,70年如一日。

  国庆大典前夕

  终于完成心系70年的夙愿

  其实,像李文斌一样在衡宝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还有很多。1949年10月1日,林彪率四野大军南下,追歼国民党军队至湖南衡宝公路。听到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官兵群情激奋,纷纷在背包、枪托上贴出“新中国万岁”小标语。为追击陈明仁起义中叛逃的敌方部队,我146师孤军深入双峰县青树坪,遭到白崇禧两个王牌师居高临下的伏击。“东北虎”们在水土不服、连日急行军困乏、地势不利、通讯不畅、苦无援兵的情况下拼死苦战,顶住了敌整营整团的冲击37次。两天中146师伤亡2877人,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衡宝战役终以4400名子弟兵的伤亡,换来了歼敌47000多人的胜利,给开国大典送上了一份厚礼。

  十几年前,高玉宝寻找李文斌墓地来到邵阳县,曾对着下花桥烈士墓深深鞠躬。高玉宝亲历的下花桥追击战,“小老虎班”的11名战士全是17岁以下年纪,反复拼杀数倍之敌,在杀死了17个精壮敌人后,11条年轻的身躯永远躺在了下花桥。衡宝战役烈士墓里,不乏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老八路,不乏朝气蓬勃的青葱少年,可惜有些连名字、籍贯都没留下。一想起这些,高玉宝就觉得夙愿还未了,悲痛欲绝:“我是替您们活在当下,享受着千千万万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好日子啊!”

  今年国庆之前,高玉宝儿子高燕飞几经周折,终于查找到了李文斌的墓地及其籍贯,92岁的高玉宝闻讯号啕大哭。父子俩委托文史研究者查找与李文斌一起入葬的七烈士中4位无名者的姓名籍贯,也有了着落。为此,9月19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典前夕,高玉宝让儿子儿媳专程从北京赶赴双峰,祭奠牺牲的老首长和战友,完成了心系70年的夙愿。(吕高安 蔡海棠)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