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隐瞒重病站好讲台最后一班岗
丈夫悉心照料奋战扶贫第一线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扶贫干部,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带着重病的妻子继续工作,坚守扶贫。妻子弥留之际,他还在贫困户家中走访……他就是双峰县市场管理办干部谭朝延。
她,是一名高中教师、是一名癌症患者,也是一名班主任。4年来,6次手术、20次化疗,为了带好人生最后一届学生,她凭着超强的毅力和对学生深深的爱,没落下一节课,最终65名学生中有60人上重本线。去世时年仅45岁……她就是双峰县第一中学教师戴晓冬。
“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如果能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变得不平凡了!”这是戴晓冬生前常用来教育女儿谭朴璞的话,而他们夫妇也在用生命在践行着这句话……
6次手术,20多次化疗 戴晓冬“瞒天过海”坚守三尺讲台
11月19日上午10时,双峰一中英语教师戴晓冬走完了她45年的人生历程。消息在同事圈、朋友圈、学生圈发酵。得到消息的人都很震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戴老师生前患有直肠癌,并且是晚期——戴老师夫妇一直隐瞒了4年。
2015年暑假,戴老师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是卵巢囊肿,到长沙湘雅附二医院做了切除手术。2016年底,再次检查,发现是直肠癌中晚期,并肝、肺、肾等多发性转移。
“我不想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在同事和学生面前,不愿亲戚朋友替我们担忧。就算离开,我也要活得有尊严、活得漂亮!我要在微笑中生活。”在生死攸关之际,戴老师劝说丈夫,不要悲观,要勇敢面对现实,也不要告诉除女儿外的任何人。就这样,戴老师的病情一直得以隐瞒。
此后,戴老师辗转北京、长沙,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4医院、湘雅医院等医院做过6次手术、20多次化疗。前后5年,期间从没落下过学生一堂课。5年来,光是医药费自费部分就不下60万元。但夫妻俩从来没有向单位提过任何要求,哪怕是困难补助。两人默默地承担着不菲的治疗费用,以致戴老师逝世后,因没钱办理丧事,是亲友们凑钱办的。
自从确诊出癌症后,戴老师仍没有放弃工作。她拼命地查找资料,搜集各种题型,提供给学生练习。2016年,她当高一571班班主任,任教两班英语,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她没有怨言。她一心想把这一届学生带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随时关注学生的各科成绩,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2019年高考,571班全班65人有60人考上重本!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身体虚弱,不能长久站立,戴老师就坐在椅子上为学生上课;学生考试,需要监考,因为不能长时间坐着,就叫女儿帮她监考;学生高考,需要送考,就把丈夫叫来当帮手……”校长毛果明对记者说,他对戴老师的去世深感惋惜。
每次手术和化疗的痛苦,连八尺男儿也无法承受,何况是戴老师那越来越瘦弱的身体。看着妻子那痛苦的样子,谭朝延只能偷偷地流泪。每次医院回家后的第二天,戴老师总要化好妆才去上课——她不想让同事和学生看到她那憔悴的样子。每当有人问她哪里不舒服,她总是轻描淡写一句话:“没关系,一点小感冒。”她留给领导、同事、朋友和学生的形象永远是阳光、快乐、健康。
因肠道堵塞、双肾萎缩,戴老师只能靠造口袋和导尿管排泄。谭朝延悉心照料,按时清除排泄物。“戴老师特意穿宽大的裙子和羽绒服。我们只知道她爱喝水,却一直不知道她戴着2个袋子上课。
“久病成良医。”为了节省开销和照顾方便,谭朝延学会了给妻子静脉注射,还有创意地改进造口袋接口,既经济又可减轻病人痛苦,其方法在医院流行。
照料妻子,一线扶贫 谭朝延艰难地“一心二用”
“戴老师患癌症几年,我们一直不知道,他俩怎么瞒得那么紧,也不说半句。要早知道这样,打死我也不会安排他去扶贫。”11月19日,双峰县市场管理办主任欧阳林浣得知戴老师病故后,一直蒙在鼓里的他晚上失眠了——他觉得欠谭朝延夫妇的太多太多。况且,有时候还批评过谭朝延。“谭朝延受的委屈太多了呀。受了批评又从不解释。我真的对不住他!”说完,他哽咽了。
“谭书记很随和,经常走访,我们和他是朋友,无话不谈。但他从不谈自己家里的情况。我们只知道他妻子是教师,但从不知道她患有癌症。”光辉村贺家组谢向荣因心肌梗死安装5根支架,2014年纳入贫困户。据他介绍,为了使他家早日脱贫,谭朝延引领他儿媳做微商,推销蜂蜜、家禽、蛋类等农产品。
光辉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共1400多人,其中有贫困户68户242人。今年5月,单位派谭朝延驻村帮扶,担任工作队队长兼一支书。谭朝延犹豫过:妻子患癌症4年了,经常要去长沙做手术和化疗,肯定在时间上会发生冲突,但又不能把妻子的病情告诉单位领导,怎么办呢?回家与妻子一商量,妻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你去,我绝不拖你后腿。只是你奈何得了吗?”谭朝延这位在部队锻炼过的退伍军人心一横,答应了组织的安排。
光辉村是一个合并村。谭朝延月底就带着铺盖住村,6月初就组织单位帮扶干部开展大走访。他扑下身子,深入农户,随时了解村情民意,为贫困户王聚和、匡扶国申请危房改造,为贺茂光、江健文等解决实际困难,为村上争取安装路灯、渠道清淤、机耕道铺沙、水井提质、小桥修缮等项目。只有半年时间,所有的贫困户都认识他。
“为了照顾妻子,谭书记好几次把她带到村部二楼的办公室。他自己给妻子打针,但从未说过是癌症。我们问他,他只说是感冒,没大碍。”村主任王卫林说。
互勉互励,守望生命 丈夫错过妻子的“临终时刻”
今年9月11日,教师节第二天,戴老师去上班时,摔倒在教学楼楼梯口,学校办公室主任朱文明去扶她,她说不要紧,坚持自己走上楼。上完课回家,谭朝延为她洗脚时,发现她的腿青了,一问,才知道她摔倒受伤的事。第二天,戴老师又一瘸一拐地坚持去上课。
但这次,戴老师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9月15日,她住进了娄底市中心医院。于是,谭朝延每天在扶贫村上班,晚上赶到50公里外的娄底,第二天又清早赶回来。白天由姐姐照顾,晚上由他轮守。
11月15日,妻子强烈要求出院。
11月19日,双峰县市场建设管理办公室组织开展贫困户大走访活动。为了这次活动,谭朝延准备了好几天,而戴晓冬已病入膏肓。18日,在整理好村里的扶贫资料后,谭朝延匆匆赶回了家。他和妻子商量:“明天我请假,在家里陪着你。”他预感妻子时日无多,想尽可能地多陪她一会。
但戴晓冬不同意,强作欢颜:“你不去怎么行?你是第一支书呀。你放心,这几天我还不会走。”在拜托姐姐照顾妻子后,谭朝延忍着泪走了。而这,竟成为夫妻俩的最后离别。
到村后,谭朝延先组织大家培训,然后大家一起走访全村所有贫困户。
上午10时10分,正和市场管理办主任欧阳林浣一起走访的谭朝延突然接到姐姐电话:“晓冬不行了,快回来!”听到电话,谭朝延心里一沉,眼泪夺眶而出:“主任,我得回去了,妻子走了……”欧阳林浣心里一惊,感到意外:“那你快回去!”但心里还满怀疑惑:“这到底是什么急症呀?”谭朝延赶紧将手头的资料移交别人就急着往家里赶。
群山垂泪,湄水呜咽。11月22日,戴晓冬遗体告别仪式在双峰县殡仪馆举行。这回,她的同事来了,她的亲友来了,她的学生也来了。“在同学群里看到戴老师去世的消息,我们都很震惊,都不相信这是事实。在得到确认后,我们凡是有时间的都回来了。”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赶回来的原双峰一中571班学生周迅红着眼睛说。是呀,他们是多么希望戴老师的离世不是真的。
告别仪式刚开始,闺蜜廖蒲娥没说上几句就泣不成声;来自双峰一中303班的邓涛抽泣着还没说完,场上一片哭泣声。“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场的男同事、男同学也哭得不成样了。
“妈妈,您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您做到了如同您说的那样‘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妈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和爸爸会相互扶持,好好生活。妈妈,您辛苦了,您终于可以休息了!”女儿谭朴璞已成泪人。
忙完妻子的后事,谭朝延匆匆赶到光辉村,继续他的扶贫工作。妻子戴晓冬的坚强、执著和对丈夫的爱,将成为他干好工作、过好生活的不竭动力。(罗锭远 谢展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