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局长袁华荣做客娄底综合广播全媒体直播间接听“12345”市长热线,就我市的文化、旅游、体育等方面相关工作和大家进行直播交流。
节目中,袁华荣介绍,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市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欢乐潇湘·文化娄底”系列活动。市直机关“经典诵读”、交响音乐会、“祖国长盛·非遗常青”非遗音乐会等34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相继开展,精彩纷呈,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的国庆氛国。特别是10月29日至11月2日连续五天在娄星广场举办的社区文化节,为广大市民呈送了文化盛宴,场场观众爆满,切实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市85个乡镇办事处全部成立了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围绕欢度元旦春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创文管卫等工作,组织开展各类演出1000余场。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文艺支教“春蕊”行动,“创文有我”系列惠民广场演出活动,文博展览进社区、进广场、进学校,“我是雷锋家乡人、湖湘文化送春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月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深受群众欢迎。
今年,我市制订出台了《全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双峰县纳入全省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县。截止2019年10月底,全市已建成图书馆分馆31个、文化馆分馆22个,分馆服务效能达标率逐年提高,达80%以上。认真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新化县、双峰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突出,获得省文化和旅游厅表彰奖励。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已正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标要求抓紧建设。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成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5个,累计建成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37个,合格率87.7%。在2018年为涟源市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音响、乐器等基本文化设备,实现涟源市全覆盖的基础上,2019年将完成新化县513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本文化服务设备配置工作,实现新化县全覆盖。
近年来,娄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融合发展”总体思路,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基地建设创新发展,初步形成了由点到线到面、多点支撑的全城旅游格局。出台了《娄底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娄底市旅游地接奖励办法(暂行)》等政策,鼓励和支持娄底旅游产业发展。推行“景区企业化、企业项目化、项目市场化”,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完成项目投资额67.6亿元,同时2016-2019年共积极争取补助资金6311万元用于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了各游客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的完善建设,以“厕所革命”为例,积极争取到省市财政配套专项资金,用于对旅游企业自筹建设的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标准的旅游厕所进行奖励,大大激发了各企业加大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信心和决心。2015-2018年共新、改建旅游厕所200余座。2016年-2019年,我市新增1个4A景区,7个3A景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18家;新增5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0家,4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46家;紫鹊界梯田获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蔡和森纪念馆入选“潇湘红八景”,新化县水车镇入选“2019年湖南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新化县、涟源市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新化县通过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为省级首批文化旅游特色县域经济扶持县,双峰、娄星区、涟源市三个县区被省里确定为大湘西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县区,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新化县为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41.52万人次,同比增长33.67%,实现旅游总收入296.83亿元,同比增长25.76%。
下一步,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和方式,营造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率,努力倡导和引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全民健身意识和活动热潮。加大全民健身经费投入力度,将全民健身活动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集体和个人资金的多元投入,促进公共体育事业良性发展。进一步强化群众体育指导,进一步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加大对体育业务队伍特别是乡镇、村、社区体育辅导员的培训力度。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指导做到常态化和多样化,提供锻炼方案,提升运动质量,引导市民提高科学化健身水平。
(康行佳 王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