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诉求
日前,双峰市民反映该县荷叶镇314省道26公里处与井字镇街上多辆大货车有违法超载等问题,市民请求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
记者调查
5台违法超限超载车深夜被查
10月23日,市民反映双峰县荷叶镇314省道26公里处与井字镇街上多辆大货车违法超载。接到12345市长热线工单后,双峰县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重视,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认真对反映问题进行核查处理。随即,该办工作人员与诉求人取得联系了解相关情况,经了解得知其诉求情况:10月22日深夜,诉求人途经双峰县荷叶镇314省道26公里处与井字镇街上(加油站地段)时看到停留有多辆大货车(挂车)存在超载行为,超载车辆大多是运输碎石的大货车(挂车)。
经核查,10月22日晚上诉求人举报反映的超载情况属实,他所举报反映的超载情况在当夜已经另有群众举报至荷叶镇政府办公室,并由荷叶镇治超办上报至双峰县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办获知相关情况后迅速组织两个路面执法中队,并联合荷叶镇政府、双峰县交警五中队对举报反映的314省道荷叶镇及井字镇等路段的超载货车进行了联合整治,联合整治行动于10月22日深夜一直持续到10月23日凌晨4点,共查处5台违法超限超载运装碎石的大货车,有效打击了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治超工作坚持
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12月8日,记者就治理超限超载问题以及该县采取的相关措施和手段,采访了双峰县治超办有关负责人。据介绍,今年来,双峰县治超工作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模式,完善机构,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紧紧围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5%以下;货物源头监管全覆盖;非法改装纠正率100%,无非法改装车上路行驶;治超基础设施建设、装备配置按期完成并运行;队伍管理规范,无违法违纪行为”的治超目标和治理重点,突出本地特色,创新工作方式,完善长效机制,治超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月份,双峰县主要在经开区和三塘铺的流动治超检测点等地,由交警、路政、运政等单位联合组成治超执法队对入境货运车辆逐一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14辆次,打击处理超限超载车辆26余台次,卸载货运54106吨,11名驾驶员共扣分36分。开展对改装改型车辆集中整治行动。5月份,组织交警、运管、路政等职能部门,在国道320线涌口、梓门桥等重点地段对货运车辆进行检查,共计查获违法超限超载车辆4台,违法改装改型车辆8台,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保持了路面治超高压态势。开展了路面治超专项行动。从8月2日开始,启动为期1个月的路面治超专项行动。组织治安、交警、路政、运管等及相关乡镇治超工作人员100余人,组成强大的路面治超联合执法队伍,采取定点执法+流动治超的方式,以国道G320线的双峰与湘乡接界处、省道梓荷线等路段及重点货源区域为重点,辐射至全县公路,形成“点、线、面”的立体治超网络。针对部分司机利用中午高温时间和夜间时段以及盯梢放暗哨掌握执法动向等方式逃避超限检查的情况,路面治超联合执法人员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冒着高温上路巡查,加大夜间和清晨的巡查检查力度,利用沿线群众举报的超限超载车辆线索,运用双峰公路视频监控系统布设的高清摄像头,重点货源企业安装的视频监控系统,强化县域内货运车辆运行动态的监控,加强与高速公路治超部门、周边县市的边界治超联防联动,沿线各乡镇治超办路面执法小分队在各自辖区内进行路面巡查协同管控超限超载车辆,从而实现了精准打击,形成了路面执法高压态势。据统计,此次专项行动,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64台,卸载超限货物3823.2吨。
充分运用科技手段,
非现场执法成效较好
今年,该县进一步推进非现场执法,取得显著效果。大力加强了高速公路出口非现场执法,弥补了高速入口称重劝阻的执法不足,缓解执法矛盾和改善收费环境,有效控制一些盯梢探路,利用地方公路运距短,只要成功驶入高速就能达到逃避检查的现象,尤其是对一些经常性的固定运输线路超限车辆、超限车辆货车联盟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今年极少发生超限超载车辆驶入高速情况。全县4个收费站高速出入口超限率稳定控制在省定控制目标之内。对全县23家采石场和双峰海螺水泥厂等重点货源企业开展了非现场执法,货源企业做到了规范装载。建立了非现场执法超限车辆数据库,在路面治超执法时,查获的违法超限车辆与数据库比对、甄别,如有违法超限记录的,将会与现场处罚一并执行到位,对潜在的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人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全县不停车检测系统基本建成,对普通公路重点路段违法超限运输进行查处。以上四个方面实现了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重点货源企业、普通公路重要节点部位的全覆盖,形成强大的超限管控网,有效遏制超限超载态势。
坚持联动工作模式,
全县上下合力作为
横向联合继续实行以古塘检测站为依托、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置流动检测点驻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的无缝隙拉网式的治超方式,形成了“点、线、面”的立体模式,收到良好效果。纵向联合继续坚持县里有县治超办,乡镇有乡镇治超办,村上有治超工作组的做法,全县“治超一盘棋、上下齐联动”的格局没有改变。县治超办在向社会公布治超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力量,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同时,督促和组织力量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阻击战”“围击战”,共计开展执法检查1500多次,共检测车辆近6万台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近5763台次,卸载超限超载货物12万多吨,查处非法改(拼)装维修场所2家,查处非法改(拼)装车辆、强制恢复200多台次,收缴拼装车辆1台。
同时,双峰县治超办还定期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各执法单位相应组织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执法人员进一步熟悉了治超政策,并对治超工作流程全面掌握,治超执法案件办理流程规范,严格执行了治超“五不准”“十条禁令”“十人不准”等。县治超办还定期不定时对执法队伍进行检查抽查,对治超执法工作中的违纪违规情况采取“零容忍”,杜绝“保护伞”现象的发生。对违纪行为,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手软。执法人员坚持了理性执法、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
(本报记者 王友专 通讯员 李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