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人同一年喜结姻缘,这样稀罕的“好事”就发生在娄星区黄泥塘办事处邹某家里。几年后,觅得“良配”的邹某祖孙三代人却锒铛入狱……近日,记者来到钢城公安分局青山派出所,采访了所长刘石元,揭开了这起荒唐婚姻背后的罪恶。
荒唐的婚姻
案子还得从2012年说起。当年,娄星区黄泥塘办事处邹某家被纳入娄底市煤矿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项目中,根据相关规定,邹某一家人可获得一笔不菲的房屋和人头赔偿费。
根据征地拆迁政策,邹某和母亲因为都已经是单身(邹离异、其母丧偶),所以都只能得到一份安置费;而邹某的儿媳和女婿也都不符合赔偿标准。算来算去,邹某一家人只能获得4份人头赔偿费。
“一个人就可以获得13万多元的安置费,邹某一家人就打起了人头补偿费的小算盘。”刘石元告诉记者,邹某一家人觉得吃了大亏,决定通过“假结婚”来骗取人头赔偿费。
邹某通过中间人开始物色合适的对象,并许诺给予2万元左右好处费。同时,邹某的儿子和女儿也与自己的原配火速办理了离婚手续,再与物色的对象办理结婚手续。民警告诉记者其中一个细节:“邹某等人找的都是单身且经济条件非常差的人,跟他们商谈好后,在民政局扯了结婚证就分道扬镳,所有的联络都是依托中间人。”
其中,邹某还闹出过一个乌龙,她和其母亲分别物色的第一个假结婚对象,后来发现都不符合赔偿标准,不得不火速去民政局办离婚手续。一时间,邹某一家人成为当时民政局的常客,祖孙三代甚至邹某80多岁的母亲也热衷于办理“离婚”、“结婚”。
一来二去,邹某祖孙三代人及其所谓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7人获得了人头赔偿费,邹某和其母亲每人获得18万元,另外5人以结婚和子女投靠名义迁入户口每人获得13.5万元。
长鸣的警钟
2015年,邹某一家人异常的婚姻状况引起了拆迁办工作人员的注意,他们把情况反映到了青山派出所。
了解到邹某一家令人嗔目结舌的婚姻状况后,钢城公安分局高度重视,局长王升平、政委曹季和均指示青山派出所要全力侦破此案,严打拆迁诈骗犯罪。“80岁的奶奶忽然结婚了,而且恰恰就选择在即将拆迁之际,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长刘石元也决定要查清里面的猫腻,带领民警对邹某一家展开侦查工作。
“该案最难的就是邹某一家人的离婚和结婚手续都是在民政局办理的,表面上看都是合法的。”因为邹某一家人的婚姻手续,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案件一时陷入搁置状态。
时光如梭,时间眨眼来到了2018年。当邹某一家人认为已经高枕无忧时,青山派出所的民警们却一直没忘记。“查,一定要查出证据。”随着所长刘石元的一声令下,三路民警重新对案件进行梳理。吸取了第一次侦查工作的经验,青山派出所民警不再纠结婚姻手续,而是把案件侦破的着眼点放在了对邹某及其所谓配偶亲友的调查上。
“我们对邹某家人及其所谓配偶的亲友一一询问,发现邹某等人在办完结婚手续后,就各回各家了,与新婚的配偶再也没有一点往来。”民警走访中查证:邹某等人办完结婚证一出民政局的大门,就回到了“前妻”、“前夫”身边,继续过着夫妻生活。而结婚证上的配偶居然连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没有往来,更不要说共同生活了。
“最荒唐的一幕是邹某的儿子是1988年的,却找了一个1973年的女人再婚;而邹某20多岁的女儿,居然找了一个40多岁的农民工再婚。”刘石元笑着告诉记者,邹某的女儿面对民警的询问,狡辩双方是一见钟情,所以才无视年龄和身份的差距。
面对邹某一家人的百般抵赖,办案民警们只能用更多的证据揭开他们的谎言。为此,青山派出所民警们多次赶赴涟源、新化,甚至广东等地调查取证。最终,在厚厚一叠证人的证词,以及大量的证据面前,邹某等人的诡辩显得苍白无力。
2019年,娄星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宣判,邹某等人被“零口供”以诈骗罪被判刑,其中邹某获刑四年六个月,她的儿子获刑八年,女儿获刑三年二个月,且分别被并处罚金,他们诈骗所得的数十万赃款也被判决退赔。至此,一起荒唐的“假鸳鸯”案落下了帷幕,而警钟声却久久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这个案子的成功告破,有力震慑了妄想在国家征地拆迁项目中牟取非法利益的人,尤其在涟钢周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之后再也没有如此荒唐的案件发生了。我相信,娄底以后的征地拆迁工作也将以此为戒。”刘石元对该案侦破后取得的良好反响深有感触。
(本报记者 肖鹄 通讯员 聂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