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直播进行中的湖南省应急广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网友正加入我们的互联网‘公益马拉松’,为城乡社区基层防疫工作者众筹防护口罩……”2月5日,由娄底市民政局、娄底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娄底市慈善总会等单位联合湖南省应急广播湖南交通频道发起举办的“防控疫情·福彩同行”娄底市48小时公益马拉松众筹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各阶层的网友纷纷通过这场“无声”的慈善接力,共计筹得善款57162.23元购买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物资。
据了解,城乡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抓紧抓好社区防控工作这一基础环节,进一步发挥城乡社区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全市城乡社区工作者全员上阵,坚持战斗在防控工作一线,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平安守护神”。
“无声的万人公益”:
牵动人心 震撼全城
“您好,这是最新的防疫指南!”“每一个死角我们都进行了全面消毒,请放心!”“您和家人出现了任何身体不适,都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这是娄底市万余名城乡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连日来的常态,然而疫情告急、防控形势严峻,这些扎根群众生活一线的工作者面临防护口罩紧缺的情况。2月3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娄底市民政系统迅速响应,并于当日10时启动“娄底福彩公益众筹平台”,接受社会各界爱心捐赠。
“涟源防疫告急、城乡社区告急,很多基层工作者为了‘节约’防疫物资,一次性口罩里卫生纸垫了一层又一层、一次又一次……”涟源市7旬老党员毛仲彬作为一家之长,在毛氏家族里发起了一场特殊的“家庭众筹”。毛仲彬表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冲锋旗帜,面对疫情,普通党员和广大群众不是旁观者,也不作局外人,都应该主动投入到群防群控之中。
“这是一场无声的万人公益,更是一场关乎广大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全民行动!”娄底市民政事务中心主任、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负责人毛东红介绍,娄底民政系统响应民政部关于“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做好群防群控”的相关要求,在特殊时期创新开展“互联网+应急广播”公益形式,不仅可以帮助社区一线工作者解决燃眉之急,更让社会大众深刻了解群防群控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加入进来。“所有物资众筹信息我们每天都会实时进行公示,全面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自2月3日10时至5日10时,共有近万名网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快手等各类移动信息平台录制“48小时马拉松众筹”微视频,并成为点亮爱心的“公益行动者”。其中,不仅有娄底本地的中小学生、社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更有来自湖南广电名嘴、海外湘籍老乡及在湘各国留学生等身影。
“家门口的守护神”:
防控疫情,不辱使命
“近期疫情严重,不要走街串户,宁可长点膘,莫到外面飘;不要慌,不要怕,多洗手,勤通风……”1月30日,娄星区廖家社区80后支部副书记李倩拿着喇叭走街串巷宣讲防控注意事项。如何让宣传知识更接地气,入脑入心,社区干部李倩决定用点“土方法”。她发动大家一起创作既契合要求,又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拿着“小喇叭”深入社区逐栋逐户宣传。一开始跟她一起宣传的队员还有点放不开,但天性热情的李倩,自己示范带头,给队员信心和勇气。“我们组织的‘小喇叭’宣传队,边宣传知识,边巡逻摸排情况,边对社区各角落进行消毒。”李倩说这样一举三得。
涟源市杨市镇“查防保”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实际行动体现着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流动的“红马甲”筑起了疫情防控一线“红色堤坝”。“我们身为共产党员就应该扎根基层,保护老百姓的安危。”涟源市杨市镇孙水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周爱华告诉记者,在娄底全市和他一样的万余名城乡社区工作者每天走在社区第一线,组织“查防保”志愿者服务队穿行在楼栋之间,与群众走得最近,贴得最紧。
“社区里第一名湖北返娄人员就是我登记的。”面对记者的采访,娄星区铁东社区书记、主任李明志虽然带着口罩但掩不住她对工作的自豪。铁东社区住户大部分都是铁路职工和家属,铁路职工工作性质流动性大,感染风险大,加之辖区内光是大汉巨龙家园小区就有1390户5000多人,防控压力巨大。从腊月三十至今,社区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李明志书记的身影,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以综治网格为依托,做到不漏一场一所,被排查到的12名湖北返娄人员当中,李明志书记上门排查的就有7人。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基层工作者每日辛苦不说,主要是风险非常大!他们不得不同各类人员接触,而又缺乏专业的防护设备。”娄底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伟志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民政系统积极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减少社区人员聚集,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和各类活动管理,协助做好健康监测、病例管理、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构筑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民政系统还从引领到位、动员到位、排查到位、监测到位、暖心到位、宣传到位六个方面加强工作。
(唐竟淳 胡题欧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