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不少人陷入不安、焦虑、恐惧之中,不仅影响正常防控疫情工作的开展,也为自身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个别人甚至出现极端情绪,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非常时期,我们既要科学理性防控疫情,也要用积极的态度战胜恐慌情绪。面对疫情,既不能掉以轻心、疏于防控,也不能坐立不安、乱了阵脚。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随着防控工作的有效展开,事态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用科学的方法、积极的态度应对,疫情终将会被战胜。今年61岁,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性疾病的双峰县蒋姓老人,经过11天隔离住院治疗,1月31日成功脱险,成为娄底市首例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原本极易发展成重症患者的花甲老人,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在没有吸氧的情况下,顺利痊愈。接受采访时,他对其他还在住院治疗的病友们说:放下思想包袱,不必恐慌,积极配合医院治疗,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疫情还在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害怕不是办法,担心无济于事,不好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降低抗病能力。而保持良好心态,合理有效的情绪调控能够提升人们对消极情绪体验的抵御能力,规避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灾害。
随着防控的加强、各方研究的深入,科学诊疗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大。学习掌握防控知识,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措施,健康饮食和作息,多进行读书、听音乐、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沟通及其他日常活动;不过分关注、过度解读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做到“作息时间正常化,官方新闻定时刷;生活休闲充实化,焦虑情绪要接纳;亲友联系信息化,专业帮助不要怕”。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面对,用科学的方法应对,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终将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的春天。(廖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