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2月20日> > 第9版 > 新闻内容
一碗豆花的感动——一位扶贫工作队长的驻村防控工作实录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年初五,在新化县白溪镇大溪村,共青团娄底市委扶贫队长、一支书肖鸿杰与镇村干部、扶贫队员正在商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经过反复探讨后,他们决定在摸清底子、网格管理、宣传动员的基础上,采取“封路”的“硬核”操作。大溪村成狭长的带状分布,说是“封路”,实际上就是在村两头用小车往路上一横,就等于扎好了袋子两个口子。

  经历一天的“试运行”,几个村干部又冷又累还受了一肚子气,晚饭时分准备收工。村民微信群里的几百人自发开起了“群众大会”:有人说白天“封路”晚上不封那就等于没封,有人问出去买米买油买饲料还有种种特殊情况怎么办,有人反映“封路”的“哨卡”在群众家门口容易聚集会增加传染风险,有人说都是自己院子里的人熟门熟路不要搞得人心惶惶,也有人讲这个冠状病毒比SARS还厉害钟南山院士都出马了,也有人提议最好所有人都不要走亲访友因为谁也不知道返乡途中接触过什么人,还有人提出要禁止回家的年轻人扎堆“打牌押宝”,等等。最终大体上形成了一个意见就是,“封路”要继续,事关一千多村民的“大溪保卫战”必须搞好。

  由于村民大多数只会发语音,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听着听着,就开始有人喊话“扶贫队的肖队长”、有人手动@肖鸿杰了、有人找出了“有事请找我”的便民联系卡,接着肖鸿杰的电话号码就出现在聊天记录中,然后他就接到了好几个电话……

  几番商议后,大家明确了村干部当值班组长、党员组长带头、村民自愿报名、“哨卡”远离居民房、在政府指导下与周边村联动等意见,接着村民的微信群里就开始了志愿者报名接龙,短短两三个小时就有几十号人报名,24小时分组排班、安排保障搞清楚后才算告一段落。

  第二天清早,第一班志愿者带着党旗和“查风险、防事故、保平安”志愿者旗帜正式“上岗”。“封村”作为全村的大事,很快就有热心的村民到“前线”“围观”,顺便还带着几箱饮料、罐头、饼干慰问。现场小视频一发,微信群里陆陆续续就有人开始捐款点赞,送到值班点帐篷的物资也越来越多,“保卫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截至2月8日,在没有任何动员的情况下,值班的志愿者有近80人,村民捐款一万五千多元,慰问物资一百多件,两个值班“哨卡”后勤保障充足。

  2月8日是元宵节,肖鸿杰准备下午组织村支两委开会商量一下春节后的防疫工作。村里有几个容易聚集聊天打牌的地方,前阵子他拉着移动音响去搞过几次“喊话”和宣传,开会之前他打算开着车再次去转一转看一看。有几位老人邀请肖鸿杰去家里喝茶,但他没有进门,生怕潜在的“疫情”惊扰了他们的热情。

  在最偏僻的一个院落,七十多岁的组长张老正在打手工豆腐,用瓢往水桶里舀着豆腐脑,却没有往打豆腐的模具里放。他说,村里“守竿子”的年轻人“吃了亏”,给他们送点“豆腐仔子”去尝尝。肖鸿杰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暖意,也是由衷的敬意。张老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个视力一级残疾,另一个娶了河南老婆并在河南安家,虽然子女有赡养、两位老人身体硬朗、种经济作物卖芋头还有点收入,却并不见得宽裕、甚至有点捉襟见肘。“疫”战当前,这位朴实的老农用他最质朴最真诚的一碗豆腐脑,赢得了村民微信群里的一片点赞。

  是啊,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和脱贫攻坚战一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大溪村这个“山多、自然灾害多、单身汉多”小山村,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展现了“志愿参与多、捐款捐物多、理解支持多”的新面貌。这种“户帮户、亲帮亲”的作风,这种“一碗豆腐脑”式的感动,应该算是新形势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吧!(王友专)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