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志宏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与变化。全体中国人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没有预期,更没有模拟。对于家长而言,这一猝不及防的“暂停”键,给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又上了深刻的一课。延迟开学,家长就是最好的老师,你应该给孩子们上好如下几堂课。
一、上好“生命教育课”
这一场灾难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教育的教材。灾难面前,我们不惜停工停产,以牺牲GDP为代价,保全人们宝贵的生命,因为生命无价!让生命有尊严、有质量,善待每一个人,无论病人还是健康人,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信手拈来,生动而深刻。责任与担当的教育,无处不在。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眼眶时时湿润:学养厚实的院士泰斗,亲临一线,如钟南山、李兰娟等老院士不辞辛劳几次飞赴武汉;驰援武汉冲锋陷阵的医生护士,多少感人事迹不尽言表;还有那些乐善好施的爱心人士、踏实工作的社区乡村工作人员、遵守规则的邻里乡亲,他们虽平凡却有着责任与担当。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是用血和泪换来的,也是家长给孩子们上好生命教育课的最好教材。
二、上好“科学知识课”
要将“学会健康生活”作为公民的核心素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出门要戴口罩、为什么进门要洗手、为什么要一遍遍量体温、为什么一大家子人暂时不能凑一块儿吃饭了、为什么小伙伴们最好先不扎堆、为什么要防一个叫“病毒”的东西、为什么讲卫生应该是一辈子的好习惯……每个小孩子,都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复读机。家长要做的就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耐心地、在这段日子的点点滴滴间,回答他们。让孩子了解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并以身作则,和孩子一次次地把这些习惯做到位。
三、上好“习惯养成课”
这个“加长版”的寒假,如果任由孩子每天在床上躺着、沙发上坐着,不停地刷手机、看电视,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会让他们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等过段时间回到课堂上,孩子会很不适应严肃、紧张的学校生活,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学期的学习。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把一日生活、学习安排具体化为一张作息时间表,清楚列出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锻炼身体,什么时候娱乐游戏,养成好习惯。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培养好习惯,切不可家长只是管束孩子,而自己却在赖床、刷手机、吃零食。
四、上好“家务劳动课”
家是什么?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窗外风起云涌,家是为你遮风挡雨的篷帐,家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教育就发生在家里。让孩子们和你一起铺床、洗衣、摘菜,体会生活的琐碎,以及琐碎里的勤劳、细致;让孩子们和你一起分享、感动、悲悯,感受世事的变幻,以及变幻里的从容、善良。亲子体验,确实需要投入时间。现在,时间来了。一家三口、四口,过一过比平时连接得更紧密的日子,多开发些长幼相宜的游戏,带娃一起做做家务,大人孩子细腻地确认一下彼此的角色感。病毒会传染,让一个个人经受磨难,品格会传承,让一代代人更加坚强。每一个人应该是自己孩子的老师,每一个人要成为自己孩子的榜样。这都是好的教育。
五、上好“思想教育课”
家国情怀、舍小家为大家,疫情期间,一段段感人的视频让人潸然泪下,一个个出征前的场景把“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真实展现。家长当利用这些鲜活的教材,为孩子们上好政治思想教育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为家长的思维,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思维;家长的胸怀,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胸怀;家长的态度,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态度;家长的方式,可能就是孩子未来的方式。你怎样,孩子怎样,未来就会怎样。你播下的火种,能把孩子的心点亮。
所有这些课程,它们有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帮助孩子认识生命、认识科学、认识家、认识国家。大人们把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尽到,把自己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职责尽到,课就能讲好。所有这些课程,都是互动的。孩子有时候也是老师。他们的成长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心底有着最大的纯真,他们对社会的认知有很多新鲜的角度,他们的个头还小,爱的力量并不小。
特殊的日子总会过去。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的亿万中国人,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正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