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决定实行小区封闭式管理,不准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小区。物业管理也尽职尽责,要求各业主尽量宅家减少外出,特别是老年人,因自身基础毛病多,更应多宅家,少外出,降低被感染风险。
我和老伴都是“80后”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为了保障自身健康,疫情期间,我们“宅”在家里的时间长达一个半月。然而,即使是在非常时期的特殊环境下,我家仍保持正常消费和生活,早晨除面食外,还有羊奶、鸡蛋、玉米、山药和黑芝麻桑葚糊等,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上午十点和午睡后,我们照常能吃上水果,中餐和晚餐有猪肉、牛肉、鸡肉、鱼虾和蔬菜搭配,下午四点吃五种坚果,睡觉前喝一杯酸奶。
如此丰盛的疫期生活,得益于我开发了“宅经济”和“云生活”。因为生活和平常一样未受影响,我和家人生活舒畅,心情美好。
买东西用现金,对老人来说,这是一种习惯。然而,疫情期间,因为大家认为纸币是传播病毒的媒介,我也改变了以前的付款方式。孙女是单位搞财务的,最初,我依赖她给我付款。可是每次付款都要麻烦她,还是很不方便,于是我学会了开通微信,请孙女帮我把钱转到微信上,我再用“红包”或“扫一扫”手机付款。不管相隔多远,手机一开,付款完毕。这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小区内有个超市,因搬进来的住户不多,还未正式营业,我找到超市经理,请他帮我采购东西。每次我有需要时,开好清单,请他帮我去市场代购。小柑子、玉米棒、酸奶、米、苹果……我只要开好单子,告诉经理即可。物业小罗家在双峰农村,哥哥养鸡。得知这个信息后,我请小罗帮我送来土鸡蛋、干条子鱼、蔬菜等等。为了大家的安全,他们都只送到我家门口,然后微信告诉我东西送达。待他们离开后,我再戴上口罩和手套开门取东西,然后用“红包”方式手机付款。有时候,看到他们帮我代购辛苦,我付款时再加上十至二十元的辛苦费,虽然钱不多,但也表达了我的感谢之情,皆大欢喜。
我虽然年岁已高,但在网上买东西也有三年了,积累了一定经验。2月3日,我在网上从陕西咸阳买纯羊奶2箱。2月9日,又向上海银发无忧买了“地龙蛋白”保健品等。2月16日又从广东汕头买智能煎药罐1个,还从厦门买安舒茶(酸枣仁、百合、茯苓等)6大盒。为了防止上当受骗,我所买的东西都是货到验收后付款。每次快递小哥将货物送小区大门口再打电话通知我。我则戴上口罩和手套去小区大门口验收。验货完毕,再对准他的手机二维码,用“扫一扫”付款。小哥见我是个80多岁的老头,还能玩手机买东西,竟伸出大拇指,嘻嘻相顾而笑。
2月10日早晨起床,我头眩晕呕吐,走路欲倒。此时的医院是个危险地方,并且听说已停止门诊。我不能像平常那样叫救护车去医院看病。于是,我打市医保局电话,邵淑红处长听了我讲的情况后,同意就近在市人大、市政协大院门口的药房买中药。我将在北京东直门医院杨保林教授开的治眩晕处方拍照,用微信发给药房的工作人员,她再照着处方抓好十剂药。五剂后,病愈。不去医院也能治好病,全家人都为我而高兴。 (羊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