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13日,2020年娄底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工作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2019年工作,对2020年全市文旅广体行业发展复苏工作进行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吴建平指出,全市文旅广体系统要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影响,化危为机,抢抓机遇,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文旅广体事业发展“双胜利”。他强调,当前,娄底正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关键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推动文旅广体融合发展拥有广阔的舞台,全市文旅广体系统要把握好政策、市场、市情机遇,找准文旅广体融合发展新方向;要畅通精品IP之路、市场开拓之路、融合发展之路,开启文旅广体融合发展新征程;要强化组织保障、积极协调联动、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文旅广体融合发展新成效。要以更加坚定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把既定任务完成好,把各项举措落实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实现富饶美丽健康祥和新娄底贡献力量。
2019年是全市文旅广体融合发展元年,市文旅广体系统以机构改革为新起点、以文旅广体新融合新发展为着力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事业落脚点,在公共服务、专业艺术和竞技体育、非遗保护传承、全域旅游构建、行业监督管理、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亮点纷呈,成绩斐然,获省、市级荣誉70多项。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完成了市图书馆公共空间优化和信息化系统设计、政府投资评审、立项和挂牌工作。市职业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制订出台了《全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全市已建成图书馆分馆54个、文化馆分馆51个。加快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成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5个,建成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37个,合格率87.7%,提前完成了省定目标。
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全市已完成新建或改造旅游厕所34座。完成了新化县农村广播村村响市级验收,新装广播喇叭15912个,建设县级播控平台1个、乡镇播控平台30个、村级广播室922个。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35949户的安装任务,占全省四分之一。完成省级节目数字化覆盖台站2座。新建或改建多功能运动场6片,新建社会足球场3片,下发全民健身路径器材153套,农民体育健身器材78套。娄底市足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并组织申报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试点城市。
文化惠民全面铺开
举办了全市乡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经典诵读会”、春节团拜会等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欢乐潇湘·文化娄底”系列文化活动,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文化氛围,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特别是全市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助力乡村振兴,到村巡演共1000余场。重点打造“雅韵娄底”“周末剧场”文化惠民品牌,文化公益培训2万多人次,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接待观众78万人次,完成“送戏下乡”演出任务585场次,送出美术书法作品(春联、福)32250多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00多场次,学雷锋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00余次。着力打造免费低收费开放体育公共服务品牌,市体育公园及其各场馆接待健身、参赛等各类活动人群超过220万人次,同比增长一倍多;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健身的指导能力,组织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6次,我市社会指导员队伍在省第十届全民健身节比赛上获一等奖2个;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上,我市获得操舞类比赛第2名。积极开展全市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完成省级国民体质监测样本量5760人。
专业艺术和竞技体育成绩明显
制订出台了《全市2019-2021年舞台艺术创作规划》,全市新创现代剧(节)目6个,复排经典传统戏6台。完成对5个国有文艺院团的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并全部评定为优秀等级。3个项目申报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制定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规范性文件2个,切实谋划好第十四届省运会工作。获得全省青少年锦标赛金牌24枚、银牌25枚、铜牌37枚,在全省排第一方阵。赛事活动精彩纷呈,承办或举办大规模高规格赛事74场。其中,首届中非少年足球友谊赛是娄底首次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观众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性青少年体育赛事,赛事组织圆满成功,获得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纵向深化
全市投入文物保护经费1683万元,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蔡和森蔡畅故居、贺国中故居、李聚奎故居、羊咕岭碉楼等文保单位修缮一新。全市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核定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全年开展非遗传习活动2000多次。举办了第三届梅山武术节和全省传统武术邀请赛、“祖国长盛·非遗常青”音乐会、第二届非遗进校园成果展,非遗影响力不断扩大。
全域旅游构建扎实推进
完成全市18家A级旅游景区、249家星级乡村旅游区(点)的体检式复核检查,建立了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全市旅游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景区业态有新提升,蔡和森纪念馆、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贺国中故居等深入挖掘红色文化,成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场所。新化县成功申报了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现场考评。积极做好工业研学旅游文章,涟钢工业旅游产品已初具雏形。重点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4个,培育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线路10条,培育了旅游扶贫典型案例6个,新增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9家,4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已完成省级公示。举办了全市第二期乡村旅游培训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行业管理全面加强
全面推行文旅广体市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深化文旅广体市场“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只跑一次”改革。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录363项、行政权力事项目录77项、行政裁决事项1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实现了零秒停播目标。开展“百日利剑”“平安文化”“校园及周边文化环境”“地面卫星接收设施夏季和秋季”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动文化娱乐和“黑导游”重点领域的扫黑除恶工作,整个文旅广体市场总体平稳有序。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8694人次,执法车辆4811台次,检查文旅广体经营场所45502家次,停业整顿网吧80家次、娱乐场所23家次,查处违规电影院6家,收缴违规游戏游艺设备60台,收缴“卫星锅”307个,收缴接收设施101套,办理省扫黄办挂牌督办案2件、省扫黄办大案要案6件。
产业发展效益优先
全市4个非遗项目获大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项目专项资金扶持,5个项目获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争取大湘西旅游精品线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887万元。依托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打造“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人员1000余人。洋溪·文印小镇入选湖南省首批12个省级特色文化产业小镇名单,新化县水车镇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涟源市方才梅山棕编工艺品有限公司列入省第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湖南茵浪体育有限公司列入娄底市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人入选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290.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2.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5%和36.7%,增幅领跑全省。6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03亿元。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5.5亿元。赛事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娄底以外参赛人数达到10万余人天次,同比增长35%。启动了中南地区首席体育产业装备产业园建设前期工作。开展精准招商,组织娄底体育企业访问非洲,签订意向合同1亿元;促成广州七大洲灯光照明有限公司与娄底经开区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总投资1.2亿元。
同时,2019年市文旅广体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市局党组理论中心(扩大)组学习研讨19次,党员领导干部上党课11场,开展专题调研座谈20余场,形成较高质量调研报告11篇。深入推进“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工作,全局良好政治生态蔚然形成,党组的凝聚力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强化。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成效明显,涟源市双岩村、新化县下团村稳定脱贫继续巩固,两个村的亮化工程、饮水工程全部完成,因地制宜的产业、文化、旅游扶贫等帮扶措施在两个村已形成“造血”效应。(邓志文 王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