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娄底市广播电视局工会主席童敢的自传体杂记《西去阳关寻故人》被十多家省级图书馆收藏,湖南图书馆、甘肃图书馆、贵州图书馆等多家省级图书馆颁发了《收藏证书》。
童敢出生于涟源杨市镇(原称杨家滩)一个贫苦农家,青少年时期,家里不让读书,十五六岁只身跑到外地,穿着单薄的衣服,没有从家里带一斤米、一两油、一分钱,靠勤工俭学自己挣钱读书。
书中还记述了童敢家乡的人文环境与自然风貌。杨家滩是曾国藩创建湘军的地方,这里的湘军名将荟萃、名贤辈出,清朝同治年间就有名将58人。杨家滩周围方圆十多里大户人家众多,庄园星罗棋布,如培本堂、笃庆堂、师善堂、德厚堂、古松堂、佩兰堂、绪元堂、元桂堂、存善堂等。
童敢的祖父在家乡算是“开门绅士”,对家人言传身教,对子女和晚辈的教养是远近有名的。受父辈的影响,童敢吃苦耐劳,追求上进。他在农村工作时,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如在洞口农村时,住农民家的柴房,房子里面有三副棺材,他“与棺材为邻,同老鼠作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作非常出色。
童敢爱好写作,尤擅于杂文。1999年采访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的长篇通讯《讲求实效注重国情》,当时影响是比较大的。直到退休以后,他仍然笔耕不辍,创作颇丰。(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