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娄底各大旅游景区(点)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68.04万人次,同比增长-39.57%;旅游综合收入达4.55亿元,同比增长-35.90%。整个旅游市场一片祥和,井然有序,无新冠肺炎感染和传播报道,无重大旅游投诉和安全事故的报告,文明礼让成风。
据介绍,在“五一”前,我市立足新冠疫情,做好五一“安全旅游”。4月30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和娄底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召开2020年“五一”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会议。积极督查落实《关于转发湖南省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开放工作指南的通知》、《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恢复运营后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转发〈关于做好五一期间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情况,派出由局领导带队五组检查队伍,深入各景区明察暗访。积极落实5.1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视频会议的精神,所有A级景区全部实行预约制,入景区人次不能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并保证堵点能及时疏理。整个五一期间,措施到位,游客理解支持,平安旅游圆满实现。
与此同时,立足惠民要求,做好五一“全业旅游”。从软件与硬件两端发力,推进服务设施成龙配套、服务环境优化升级,并严格按疫情要求贴心整改。一是让客人游得便捷。市委政府加快构建便捷的全域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娄底大道建成通车,为游客赢了时间和开拓了玩的视野;紫鹊界景区、三联峒景区和大熊山景区的通景公路改造,极大方便了自驾游的游客。二是让客人游得舒适。景区的旅游集散中心、智慧旅游平台、星级民宿和星级旅游厕所等一批服务设施先后建成运营。娄星区的花溪谷、凤凰山庄和莫言醉农庄,游客多,满意多,点赞多。三是让客人游得安心。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监管平台建设,开展服务质量评议活动,建立景区服务标准公示,严格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强化旅游安全属地管理,疫情防控贴心到位,旅游安全事故绝对零的严标准。
我市还立足融合发展,做好五一“全链旅游”。创新工作思路,完善乡村旅游“生活链”“服务链”“产业链”,推动“旅游+扶贫”纵深发展。为此,做好三个融合:一是与民生项目建设相融合。民以食为天,旅游的“吃”是根本。新化渠紫鹊界景区,红米黑米籼米等水稻种植,让五一游客购和吃有特色;娄底经开区的白鹭山庄景区,大面积的菜园和果园项目建设,果蔬新鲜有源,让游客饱口福;涟源的南芙山庄和蓝莓谷生态园,就是集农业和养殖业于一体,土鸡土鸭土鹅等不仅现场饱食,还可加工带走。二是与品牌打造相融合。新化渠江源景区,力创全国“红茶”知名品牌;曾国藩故里旅游区和水府庙生态旅游度假村,力创全国“溪砚”知名品牌,这些为游客的“购”上了档次。三是与文化的深融合。新化的饮食文化和梅山的武术文化;涟源的诗词文化和龙山药王文化;国藩故里的湘军文化和家书礼教文化。这些融合,为五一的游客带来了丰盛的套餐。
今年“五一”期间,尽管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但我市天气晴好,游客较清明节多,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亦丰富,文化旅游需求活跃,文化旅游市场运行平稳,假日文化旅游工作“安全、有序、优质、高效、文明”的目标圆满完成,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呈现出以下特点。
全域旅游诠释好五一“到哪玩”
全域旅游是解决“到哪玩”的问题,是科学的旅游观。受2020年新冠肺炎的影响,旅游业第一季度受重创,持续负增长,但随国内疫情的控制,复工复产的推动,政府和各级文旅广体局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向旅游业汇聚,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全面启动。紫鹊界梯田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三联峒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涟源南芙山庄、蓝莓谷生态园和水府庙生态旅游度假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娄星区双江乡洪山村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新化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化县水车镇被评为全省文旅特色小镇,大熊山景区入选“湖南最佳避暑胜地”。五一期间,娄底市体育中心所有场馆均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新增四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10余家,五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4家。全业融合、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正加速形成,基本解决五一游客的去处。
大众旅游诠释好五一“谁来玩”
大众旅游是回答“谁来玩”的问题,是科学的发展观。涟源博盛生态体验园的2020娄底首届国际灯笼节,“十里杜鹃九里云,五一情醉雅天门”的杜鹃花节,娄底美术馆的非遗剪纸、烙画、版画展,娄底市博物馆的翰墨丹青一娄底馆藏书画名家作品展、雷锋精神永恒芳华主题展、娄底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展、开天辟地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史图片展等,迎合了因疫情而居家隔离解除后,各层次游客的需求。新化三联峒景区龙脊峰旅游线,新项目“飞天魔毯”,给中老年旅游者上行山顶节省体力,为老年游助力。新化油溪村景区,开拓了农村旅游夜游市场的先河,整个景区灯影相照,色彩纷呈,变化多端,让农村游客开拓了视野,为农民旅游助力。涟源飞水涯景区的儿童乐园和归古的文化大礼堂,为孩子的旅游助力。五一期间,大众旅游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小康社会的品质内涵和幸福元素。
文明旅游诠释好五一“怎么玩”
文明旅游回答“怎么玩”的问题,是科学的核心价值观。2020年的五一旅游,新冠肺炎为文明旅游做了更好的诠释,体现了旅游企业、游客和服务者的文明素质和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新化紫鹊界、三联峒、涟源龙山玻璃桥景区和娄星洪家山景区,购票入园均排队,并保持1米以上安全间距,监测体温,扫健康安全码,一切有序并默契,彰显文明旅游的魁力。新化油溪村景区和双峰归古景区,不扎堆不聚集,开心乐怀,自娱自乐的多,家人亲朋的小团队多,为旅游+文明,提供了创新的样板,接待的游客个个洋溢着疫情后的幸福和喜悦,微信朋友圈的晒图和感悟满满皆是。
融合旅游诠释好五一“品质玩”
融合旅游回答好“品质玩”的问题,是科学的内涵关。新化三联峒景区的旅游融体育,如:“呐喊喷泉”、“镂空铁索桥”、“高空玻璃滑道”、“888级原木天梯”;涟源龙山飞水涯漂流景区的旅游融科技,如7D玻璃桥;旅游融文化,如新化紫鹊界梯田景区的“山水田雾墨画”的晨曦赏景,“正龙古村,梯田深处有人家”的浓浓乡思乡愁,“五一来巍美龙山,观云海日出”是“天然氧吧”龙山的视觉盛宴,“风含情、水含笑”渠江源景区的采茶研学文化,“归园田居,古韵芬芳”的归古乡村旅游度假区,都吸引着远近的游客,高兴而来,尽兴而去,意悠深长。(邓志文 王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