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5月14日> > 第7版 > 新闻内容
娄底特校送教下乡 为特殊孩子搭起“连心桥”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5月8日,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本学期第七次送教上门活动。"送教上门"是指对具有接受教育能力但因身体残疾障碍过重,无法到学校接受正常教育适龄重度残疾儿童,采取学校教师走进家门进行有计划、有目的、个性化的个别化教育的教学方式。“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送教的孩子,一个孩子一个样。需要结合“送教”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康复计划,负责“送教”的教师根据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详实记录送教辅导的过程。

  此次送教受到校领导的重视,该校党支部书记朱达斌,副校长吴莉娜协同数名教师前往娄星区恩口村、水洞底镇新仕村、金塘村开展送教上门的活动,负责谢健强、马泉润、邓秋文、龙勇四名学生。

  一行人率先来到恩口村谢健强家。谢健强是一名10岁的智障、癫痫、自闭症孩子,他双腿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紧张时会有吹手哨的特殊举动。老师会定期送些生活用品过来,这次送教主要是给孩子做腿部训练,教他如何使用乐器、启智玩具。老师认真地教,家长和孩子很投入地学。

  第二站是马泉润的家。2005年10月,马泉润家人带他从山东潍坊回娄底的火车上,马泉润突发急性病毒感染,高烧不退,在江苏徐州下了火车,送到江苏徐州第三人民医院救治,把命救了回来,后来转到山东潍坊人民医院,经医院专家鉴定得了脑脊髓膜炎。马泉润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走路,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病,还欠下了近40万的外债,也没能把马泉润的病治好。他现在虽然不能走路,但还是很乐观,尽量不给父母添麻烦,喜欢上网制作游戏,以后想自立给家里减轻负担。老师们看望了他,教他读书识字,开拓眼界。

  第三站是位于水洞底镇新仕村的邓秋文家。邓秋文今年14岁,是属于重度智障残疾儿童。母亲在其年幼时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家庭极度贫困,靠父亲在外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特校的老师们刚走到他家门口,邓秋文就高兴得手舞足蹈,牵着老师们的手,不肯放下来。特校教师李炎亲切地帮他洗手、修剪指甲,教导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一站是金塘村龙勇的家。现年14岁的龙勇患有重度精神障碍,家庭贫困,只有奶奶一人照顾其生活起居。特校党支部书记朱达斌对这位奶奶表示关心慰问,对孩子进行了鼓励,表示将持续对他“送教下乡”。

  据了解,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从2017年上期开始组织实施“送教上门”工作,每个学期开展一期,一周送教一次。每到周末,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驱车数十公里,采取“送文化”“送康复”和“送温暖”等多种方式,为娄星区范围内的65名重度残障孩子开展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教育服务。

  三年来,通过“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很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已有8人顺利进入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接受集体学习。现在,送教下乡已经成为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常态。送教老师们表示,他们将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为这些孩子带去更加专业的康复理念,希望这些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绽放笑容,迎着阳光奔跑。(陈泽宇 李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