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娄底创新建设“四类扶贫车间”,依托“小车间”,推动“大扶贫”,服务“大民生”,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今年来,全市新增获得审核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108家,目前已有近1200名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易扶点上建车间实现就近就业。按照“一个有配套建设门面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至少有一个就业扶贫车间”目标,在贫困户未搬进易地搬迁安置房时先行引进扶贫车间,使贫困户入住后做到人岗相适,实现贫困户“楼上居家、楼下就业”。现已建立扶贫车间58个,969名贫困户实现就业,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
特色产业建车间实现因地制宜保长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产业,因地制宜地创建扶贫车间。围绕茶叶、电子陶瓷、楠竹、蜜柚、环保木炭、米酒加工、红薯、葡萄等生产加工基地,就地建立59个特色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解决400余个就业岗位。
闲置厂房建车间实现重复利用增效益。鼓励、扶持乡镇积极利用闲置场地建设扶贫车间,既节约扶贫车间建设场地、房舍成本,又保护环境和解决一些矛盾隐患。利用2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建好11个扶贫车间,实现年产值7410万元,带动95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贫困户里建车间实现“外卖送餐”到家。借鉴“外卖送餐”模式,为年龄受限、缺技能、“脱不开身”的贫困户提供上门配送原材料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就业增收。目前已有24个扶贫车间开展“外卖送餐”服务,帮助近100个贫困劳动力实现居家就业。
(邹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