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4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双峰印塘:种下油茶树 山村变模样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5月20日,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在双峰县印塘乡大金城村的油茶基地,一排排油茶树,郁郁葱葱,重峦叠翠。微风吹拂,枝摆叶动,一片片绿油油的油茶林映入眼帘。

  油茶林中,三五成群的村民头戴草帽,正在忙着锄草、疏理枝叶。种植大户谢和清也在其中。这几年,他家共流转了2300亩山地种植油茶,是目前双峰县的油茶种植大户之一。谢和清说:“今年,我家已有1200亩油茶林挂果,可产茶油4万公斤,预计纯获利200多万元。”油茶基地目前有50个贫困人口在务工,年支付劳务费40多万元,油茶果被老百姓称为“摇钱果”。

  大金诚村是由原金塘、大井、思诚合并而成。全村31个村民小组974户2793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1户231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7户58人、特困户9户9人;耕地面积1778.4亩,山林面积2416亩。2014年以前,村民经济及生活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12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大金城村田少山多,土质很适合种植油茶树。油茶树既是经济作物,开出的花朵硕大而洁白,观赏性也很强。2012年8月,谢和清流转土地,在村里成立双峰县金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参与产业扶贫,委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537人。合作社拥有高产优质油茶林基地和君健油茶加工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基地距320国道1公里,基地内建有4公里林道、60立方米蓄水池8处、深水井3口、排水沟8公里。亩产茶油35公斤—40公斤,亩创产值5000元以上。合作社主要从事高产优质油茶的种植、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与湖南省林科院、娄底市农科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金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合作社下属的君健油茶加工有限公司,拥有厂房30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和先进的油茶加工设备,通过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注册了“印塘湾茶油”商标,采用油茶籽脱壳冷榨方式生产纯天然油茶籽油,每日可加工山茶籽5000公斤、油菜籽1万公斤,最大限度保留了各种生物活性成分,营养更丰富,食用更健康。

  通过流转周边村组山地,到2019年底,大金城油茶种植面积达3000亩,成为双峰县最大的油茶基地。有12户贫困户12人长期在基地就业,成功脱贫;有50个季节工在基地干活,有事干时每人每天可得100元报酬。52岁的贺世威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6口人。他2014年至今一直在合作社干活,主要从事锄草、种植、摘果、灌溉等劳动,每年收入2万元,2017年走出贫困行列。

  “2亩油茶百多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2018年脱贫的尹建秀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油茶林按亩产40公斤茶油算,市场售价每公斤120元,1亩油茶就能收益近4800元。虽然油茶要4年左右才能见效,但盛产期可达70年到100年,投入少、成本低,堪称“一劳永逸”的产业呢!

  种下油茶树,山村变模样。近年来,大金城村基础设施、房屋改造、安全饮水、教育扶贫、产业发展等全面推进,面貌焕然一新,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本报记者 王友专 通讯员 谢展南)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