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11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难忘当年大会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湖南省地质418队 刘国荣

 

(作者(左)同当地村民组长肖建国合影,他甚至还能叫出当年很多参与大会战人员的名字)

 

  40多年前,我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地质队员,有幸参加了城步铺头黄铁矿区勘探大会战,并留下了很多记忆犹新的往事。今年的盛夏6月,城步铺头采石场因资源告急,我再次来到铺头,帮助采石场寻找新的接替资源,竟想不到采石场的原料也产于赋存黄铁矿的同一个层位里。

  弹指一挥间,当年在城步铺头黄铁矿区勘探会战时,我还是一个刚20出头的小伙子,而40多年后的今天,我已是一个头发斑白、满脸皱纹的老人了。再次走在当年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浮想翩翩、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40多年前的往事就好像发生在昨天……

  魔术铁帽被揭开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有名的边远山区,那里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海拔标高都在千米以上。城步铺头黄铁矿区,曾被称为“铁帽”,自5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的地质队来过这里,但始终未能揭开“铁帽”的秘密。1975年底,湖南418队3分队奉命进入该矿区,开始对“铁帽”进行验证和评价。

  在那个终日大雾茫茫,时而阴雨连绵的高寒山区,地质队员们整天头戴斗笠,身披笋壳蓑衣在野外踏勘。在充分掌握了第一手地质资料后,他们布下了一个个钻孔,但在一连打了7个钻孔后,却未找到任何硫化物矿体。莫非这里真是个变幻莫测的“魔术铁帽”?在认真分析了地质资料后,地质队员又布下了第8个钻孔。终于,从抽出的岩心中那黄色的黄铁矿体炫花了大伙的眼睛,在场的人全都欢呼了起来。

  经过地质队员们近半年的不断研究和钻孔验证,1976年4月,城步铺头这个“魔术铁帽”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实践证明,铺头黄铁矿区是一沉积型的黄铁矿床,其黄铁矿赋存于上泥盆统佘田桥组底部;从其岩相和区域地质条件分析,沉积黄铁矿的环境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海湾泻湖;从地质构造形态来看,矿体多富集于向斜仰起端部位;黄铁矿是受地层层位控制的,在此层位中的地表褐铁矿可作为寻找黄铁矿的直接找矿标志。至此,城步铺头黄铁矿区被确定为最有找矿远景的矿区。

  城步铺头黄铁矿区找矿的新突破,从而加快了湖南418队地质找矿的步伐。1977年3月,湖南418队成立了铺头黄铁矿区大会战指挥部,集中了200多人,5台钻机投入会战。至1980年11月结束野外工作,历时近4年的勘探大会战告捷,共施工钻孔137个,完成钻探进尺近3万米,提交储量达原计划的157%,提前一年多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从此,一个大型的黄铁矿床描绘在了共和国的地质版图上。

  苗女爱上钻工郎

  城步铺头黄铁矿区虽地处边远贫困山区,但那里风景宜人,山美水美人更美,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的苗族人,非常勤劳勇敢,特别是那里的苗家姑娘,更是婀娜多姿,一个比一个漂亮。

  会战队员进入苗乡后,生在苗乡,长在苗乡,很少与外界接触的苗家姑娘,对年轻的钻工们非常好奇。当然,长期在野外工作的单身钻工们,也有的想借此机会找个美丽的苗族姑娘作为女朋友。说来也巧,6号机钻工王连庆正好住在了杨姑娘家。王连庆自部队退伍后,1970年4月从家乡永顺招工进入地质队,一直从事钻探工作。“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搞勘探的”。那时,钻工找对象难已成为地质队的普遍现象。王连庆进入城步铺头黄铁矿区勘探大会战时,已经是一个超过30岁的大龄青年了。

  王连庆虽是一个大龄老钻工,但他有当过兵的阅历,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巴,还有一副讨人喜欢的面孔,而且凭借着多年的钻工实践以及对钻机的熟练操作,已是一个带班的班长了。王连庆刚来城步铺头不久,房东家的杨姑娘就喜欢上了他,向他抛出了爱的绣球。尽管他们有着近10岁的年龄差,但杨姑娘认为王连庆是一个靠得住的男人。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后,他们成了当年大会战在当地找苗家姑娘最早成功的一对。婚后几十年,他们一直幸福美满,如今早已是儿孙满堂。

  城步铺头黄铁矿区是湖南418队建队史上唯一的一个勘探大会战矿区,也是该队历史上投入钻探工作量最多的一个矿区。如今,当年参加会战的队友们全都已经退休,甚至还有很多已经作古,但那段大会战的难忘岁月,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回忆,因为他记载着老一辈地质工作者逝去的青春年华,记载着那一辈人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