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新阶段,全市各行各业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6月10日至12日,本报记者随娄底市卫健委的工作人员,深入重点单位和区域,采访了我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况。
市中心医院: 预约就诊分治新模式
“你好,请带好口罩,并出示您的健康码!”在娄底市中心医院门诊,常态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患者来到该院门诊后,医务人员首先提醒患者佩戴好口罩,要求其出示健康码,最后通过智能红外线测量仪测量好体温后,医务人员给患者发放出入证,患者方可进入诊室就诊。
据市中心医院门诊办主任李菊容介绍,为落实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预约诊疗的相关要求,尽快实现门诊患者全预约的目标,门诊办在继续做好之前推进预约诊疗工作的基础上,推行微信预约挂号优惠活动,积极倡导患者预约诊疗,减少患者在院内排队等候的时间,防止患者扎堆,进一步在管理和人力投入上加大力度,在全院抽调20位得力人员协助预约诊疗,指导患者及陪人正确佩戴好口罩,查验或指导每一位门诊患者及陪人的湖南省居民健康码,绿码发放出入证,红黄码交门诊预检分诊处妥处;指导有绿码患者在手机上完成预约挂号(当日挂号),力争在三个月之内基本实行门诊患者全预约。
在做好门急诊防控工作的同时,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各区的常态化防控工作也丝毫不敢放松,进一步加强病区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实行新的医院陪护探视制度,规定住院病人实行一人一陪护制度,谢绝多人陪护。所有陪护人员凭陪护证进入住院部,同时要求陪护人员相对固定,病区对陪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查验健康码。将原本一天两次的探视时间改为一天一次,具体时间每日下午16:00-19:00,其他时间谢绝探视。提倡尽量不要探视住院患者,如需探视则在医院规定时间内,经出示湖南省居民健康卡(绿码)及测量体温正常,方允许进入病室。
市第一人民医院: 严防任何一颗火星
“严防任何一颗火星,掉入火药桶里。”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左建辉对记者说。
从2020年2月份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实行严格的通道管理,关闭了医院后门,所有人员前门出进,进出医院所有人员都要测量体温,发现发热人员,及时分诊到发热门诊就诊。今年4月份,医院花费15万元,新购进两台红外体温检测仪,分别放置于大门口和门诊入口,一方面提高了体温检测准确率,另一方面减轻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为保证防疫常态化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在门诊、急诊和发热门诊设置了三道预检分诊,其中门诊预检分诊实行白班工作制,急诊和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实行24小时工作制,所有发热病人分诊到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分诊处对发热病人再次进行甄别,有疫区接触史、国外旅居史、健康码红码或者黄码者,分诊到特殊发热诊室,其他发热病人分诊到普通发热诊室就诊。
医院发热门诊仍独立设置,留观床位不减少,工作人员不压缩,保留专家组建制,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临床诊疗指导作用,发热门诊分区合理,通道流畅,满足院内发热病人的处置及转诊需求有单独的预检分诊处,单独的挂号室、药房、化验室,诊室分为特殊发热病人诊室和普通发热病人诊室,设置了留观室,每间隔离留观室设置独立的卫生间。落实首诊负责制,第一时间对疑似病例采取留观措施,对隔离留观病区实行封闭管理,不安排陪护和探视,除承担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必要的消毒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出,隔离留观患者非诊疗需要不得离开隔离留观室。
5月份,医院开始实行感控督导员制度,每日组织督导员对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日常督导,督导结果通过感控工作间APP上传相关部门。对发热门诊、口腔科、ICU、急诊科、呼吸肿瘤内科、血液科、血透室等科室进行重点管控,严格执行院感规定,规范诊疗行为,杜绝交叉感染风险。
娄底南站: “松”与“严”精细管理
“当初娄底开通了全省第一辆复工专列。”娄底南站客运副站长章维纳自豪地说道。2月24日,G9628次载乘456名旅客,上午11:30分发车,湖南省首趟始发赴粤外出务工返岗专列“点对点”“一站式”直达高铁专列徐徐始发,开启了湖南返工复岗专列序曲,破解了各地政府“不敢出,不便出,担心安全”的困局,同时也助推了我省外出务工、有序返岗“春风行动”的顺利启动。
截至目前,娄底南站开行复工专列共7趟,总计发送娄底返岗复工人员5179人。打通复工群众通道的同时,娄底南站加强封闭管理,对行车重点岗位、票房重地、办公区域、单身宿舍、食堂,执行进行全封闭进出入制度,全员自觉接受体温检测,重点做好防控,落实外防输出、内防输入,组织医务人员对进出站旅客,站区上下班职工进行体温检测,做到全员覆盖,对干部、职工上岗作业人员分上午、下午每日两次进行体温检测,做好登记,商铺保洁作业人员安排专人分上午、下午每日两次进行体温检测,做好登记。在卫生消毒方面,娄底南站抓好保洁作业,扎实做好消毒工作,全站保洁消毒作业面积6万余平方米,4台无障碍电梯、14台扶梯以及单身宿舍每日按规定进行三次消毒工作,做好记录签认,对物资申领、发放安排专人负责,对酒精、消毒液(片)分开存放使用。同时,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合作,及时通报信息,共同采取措施,出站旅客需凭健康码领取临时通行证,测温验票通过闸机后再凭临时通行证出站,双层卡控确保无漏检旅客。自1月23日至5月31日,累计进出站体温检测人数855724人,累计检测出高温人数交120送医院38人。由于严格落实了防疫制度及要求,迄今为止娄底南站未发生一例输入或输出新冠肺炎病例。
中外合资企业VAMA: 火力全开防疫生产两不误
无论是连续镀锌、混合连续退火,还是酸洗和冷连轧线上的员工,都在有序地忙碌着,似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丝毫没有影响企业的生产。
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的项目生产车间里,生产作业一刻不停。除日常消毒、测温外,登记健康信息,以严格的措施全面保障防疫、生产两不误。
“大门进出口处,员工保持1米间距排队进门。人工测温,查看健康码,经过鞋底消毒专区的同时,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红外无感测温机复测体温,经过一系列流程“考验”,员工才能顺利上岗。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公司1100余员工全部到岗,实行“轮班”工作制,24小时满负荷生产。”VAMA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贺先贵说。
娄底一中: 构筑让师生安心的校园
“一中将始终保持态度不松懈、措施不打折的精神,对待防疫工作。”娄底一中党委委员、副校长刘超说。每天清晨,学生们佩戴好口罩并经过测温后才能进入学校,每个教室门口都摆放着消毒洗手液和体温计,学校的食堂均设置了餐桌格挡板。为了全方位、无死角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想方设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校门口、教学楼门口、宿舍楼门口安装人脸识别测温智能系统,在办公楼安装热成像测温系统,每天对全校师生进行多次体温测量。同时,学校还在医务室附近和校门口设置相对独立的传染病临时观察室,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口罩、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开展全校环境清洁整治行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和蚊虫孶生地,用心用情用力构筑师生安心、社会放心的校园。
“古往今来,每当国家危难关头,总有无数人勇敢地挺身而出,前赴后继,挽救危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学校正心楼录播室里,高一年级历史老师姚良敏以“疫路有你,致敬最美逆行者”为题,给全校师生授课。姚良敏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感人的事例,图文并茂地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况、战疫实录、我们的反思、致敬最美逆行者四个方面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感恩励志教育课。
“攻文朝矻矻,讲学夜孜孜。”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学校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将疫情防控期间的见闻、体会和实践,转化为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深层次思考,转化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信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
万豪重庆小天鹅火锅店:用心保障“舌尖上的健康”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我们店内做好了消毒和安全防护,请放心就餐!”6月12日,记者来到万豪城市广场内的重庆小天鹅火锅店。进店拿手机扫健康码登记、挽袖子量体温成为顾客与商家之间无须言语的默契,除了登记、测体温,店门口整齐罗列着几本可供顾客翻阅的员工体温测量表、餐厅消毒记录本,设置了防控应急处置区。饭点时分,火锅店台位基本坐满,热腾腾的火锅翻涌,服务员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将食材送到餐桌上,桌上摆放着公勺、公筷,连用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采取了分桌分餐,出现了客人吃完立马消毒收桌的“快”现象。 (本报记者 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