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大雨过后,胡共仁来到自己承包的2亩鱼塘边,查看塘堤有没有被雨水冲垮、塘里的鱼有没有跑出去,当看到一切安好,顺手在田边割了一些青草撒入鱼塘,看鱼儿浮出水面吃了一会儿草,才放心离去,又走到辣椒地里干活。
胡共仁今年62岁,是娄底经开区大埠桥办事处涟水村的贫困户。他曾常年以捡废品为生,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家庭条件困难,直到51岁才成家。
涟水村由原泉丰、和家、江龙3个村合并而成,有21个村民小组2886人。2018年3月,娄底经开区建设管理局挂点帮扶涟水村,帮扶队员和村支两委干部深入走访时,了解到胡共仁的情况,便做他的思想工作,告诉他每天出去捡废品发不了财,老婆孩子跟着也没有稳定感,鼓励他安心在家发展养殖业,承诺从政策上扶持他,想方设法帮助他。
村支书彭勇告诉他:村里每年拿出一定的钱来鼓励和扶持村民发展产业,养1头猪补助700元/年,养1亩水塘的鱼补助800元/年,喂1只鸡补助35元/年,每人每年可得补助最多是2000元。
胡共仁只读了3年书,但听得懂话。帮扶队员和村干部的话犹如给他吃下一颗“定心丸”。2018年,他筹钱买了5头猪仔喂养,承包了2亩鱼塘养鱼,喂了30只鸡。年底他一算账,纯收入1.3万元。现在,胡共仁每天忙忙碌碌,养猪、养鱼、喂鸡、种植瓜果蔬菜,还被村里聘为河道保洁员,每月有固定收入。
涟水村从2013年开始执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胡共仁2018年开始参保,每月可以领到600元养老金,今年增加到每月700元。
更让胡共仁高兴的是,他原来担心的儿子的教育问题,现在也不是个事了。他儿子胡梦龙今年10岁,正在上小学。村支两委考虑到他妻子患病,家庭负担重,决定对其儿子提供生活和学习帮扶,直至完成学业。据彭勇介绍:村里从2017年开始实施教育扶贫,对家有小孩读书的贫困户,由村里跟学校联系,减免学杂费,还对接一些帮扶单位,给学生进行一对一帮助。
胡共仁猫在辣椒地里,一边扯草,一边向记者讲述他的脱贫经历。介绍完情况后,他深有感触地说:“人不能有依赖思想,即使政策再好,也得靠自己劳动致富,不能拖国家后腿。”
胡共仁依托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走上了自力更生、勤劳脱贫之路,每年纯收入有3万元,去年全家已走出贫困行列。今年下半年,他还计划多养几头猪,再辟一片地种菜,以增加收入。(康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