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初冬时节,一列火车正往深圳飞驰。车厢里一个简陋地铺上,盘坐着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皮肤黝黑,可能没休息好,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两眼却炯炯有神,不时皱眉思索着……这名男子就是娄底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刘伟。他已经辗转29个小时,准备在深圳抓捕一名罪恶累累的毒贩。
11年砥砺奋斗缉毒破案风雨路,时刻面临生死考验;11年忠诚担当根治毒害“领雁人”,驰骋疆场“无问西东”。身为娄底市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禁毒支队支队长的刘伟,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他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一直奋战在缉毒最前沿;他运筹帷幄、开拓创新,谋求禁毒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他是娄底禁毒工作的一员“战将”。
他是筚路蓝缕的奋斗者
“互联网+”让娄底禁毒迈入一个更具互动性、科技化的阶段
娄底市地处湘中地区,曾经很长一段时期毒品问题非常突出,在册吸毒人数排名全省前三,相对常住人口比率居全省第一,人民群众禁毒工作满意度排名全省倒数第一,形势十分严峻。
2009年,刘伟从湖南省娄星公安分局政委调任娄底市禁毒办常务副主任、禁毒支队支队长。看到当时的工作局面,他立下誓言,“娄底禁毒工作的千钧重担传承到我肩膀上,必须为百姓开创一片无毒的朗朗乾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改变禁毒工作缺钱缺物的困境,他积极奔走、呼号,全力争取市委市政府对禁毒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健全了禁毒经费保障机制,禁毒装备、预防教育、缉毒执法、禁吸戒毒等各项工作经费按实际需要逐年增长,仅市本级财政禁毒预算经费就从过去的每年5-20万元增至每年500万元,逐步实现了禁毒保障制度化。
禁毒工作非一朝一夕之功,更非一人一部门之劳。刘伟深知,要改变娄底禁毒落后的面貌,必须从体制机制着手。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市人民政府两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决定(意见)》,三次完善《禁毒工作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则)》,将禁毒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综治考评、文明创建重要内容,将责任追究延伸到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2016年,娄底市、县两级禁毒办机构全部实体化运作,乡镇街道均成立了禁毒工作办公室,党政主导、禁毒办协调、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全市禁毒一盘棋的工作新格局基本构建形成。
新机制带来新面貌。娄底各级政府3年内投入3.1亿元,建成禁毒科普教育实体馆和全国首个三维实景网上禁毒教育馆、特殊涉毒群体收治中心、禁毒情报研判中心、毒品实验室、6个毒品公开查缉站,新(扩)建市、县强戒所,县级禁毒教育基地,为娄底禁毒奠定了扎实基础和强大技术支撑。
禁毒动漫、禁毒游戏、禁毒教育专题片、禁毒教学课件……三维实景网上禁毒教育馆推出伊始,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好评。2016年,数字展馆嵌入“娄底禁毒”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即可浏览网上馆。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传播平台相继加盟,“互联网+”让娄底禁毒迈入一个更具互动性、科技化的阶段。
“我在双峰县城,跑趟娄底城区不容易。通过三维实景网上禁毒教育馆,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最新的禁毒教育知识和政策了。”胡某喜,曾经是双峰县出名的“瘾君子”,如今却是当地种植大户,不仅彻底戒断了毒瘾,还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因为深受毒品毒害,他经常浏览三维实景网上禁毒教育馆,并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尤其是青少年关注“娄底禁毒”微信公众号,让他们在手机上接受禁毒教育的熏陶。
随着各项机制的健全完善,娄底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毒品能力全面提升。近年来,湖南省三次禁毒专项工作现场会在娄底召开,连续四年荣获“全省禁毒工作先进市州”,禁毒支队多次被评为全省缉毒执法、禁毒预防教育、禁毒情报研判先进单位,荣记集体三等功,支队民警118人次立功受奖。
他是敢为人先的拓荒者
三个“率先”凝聚着刘伟的无畏和无私
禁毒是一场人民战争,预防教育是禁毒之本。从广场舞到巡回演讲,从乡镇到学校,从公务员到在校学生……娄底市每年投入上千万元开展系列活动,一手抓毒品预防教育,一手抓禁毒宣传发动,禁毒宣传成了娄底禁毒工作的一张名片,娄底社会化禁毒工作驶上了全面纵深发展快车道。
“其他地区没有先例,我们就要敢于做拓荒者。”某市市长吸毒事发后,刘伟多次向市委政府、禁毒委领导汇报,就杜绝公职人员吸毒、净化公职人员队伍提出的工作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制定了《娄底市公职人员吸毒检测方案》《娄底市公职人员吸毒检测工作规程》《娄底市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吸毒行为处理办法》。自2016年7月开始,在全国率先常态化开展公职人员吸毒检测工作。2016年9月,国家禁毒办原文推介了娄底公职人员吸毒检测三个文件。2019年1月17日,中组部来娄专题调研公职人员吸毒检测工作,再次向全国推广娄底经验。
上下一盘棋,只有上下联动,各项工作才能落实到位。为了改变部分乡镇街道履责不力的情况,刘伟提请压实乡镇街道、村社区禁毒职责,从源头上遏制毒情蔓延,促成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先后印发《娄底市乡镇街道禁毒工作规范》《娄底市村居禁毒工作规范》,实现了乡镇街道全面履职,村组社区积极参与,禁毒人民战争“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通的目标。
2015年,娄底市实施第一例对吞食异物吸毒者强制剖腹取除手术,冷水江市吸毒人员陈某吞下的10厘米铁丝被成功取出,随后被收戒至强制隔离戒毒所,他第三次逃避法律打击的妄想破灭了……长期以来,部分病残吸毒人员通过吞食异物等非法手段,妄图利用这种“护身符”逃避法律的打击。为彻底解决病残涉毒群体收押收戒“瓶颈”,刘伟在广泛调研考察基础上,率先推动“对社会面吸毒人员进行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对特殊涉毒群体集中收治”两项工作。经刘伟多方奔走、汇报、协调,娄底市9部门联合出台《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控工作规程(试行)》,实现了娄底病残吸毒人员“应收尽收”。随后,又推动出台《娄底市吞食异物涉毒人员收治工作办法》,对吞食异物和自伤自残的涉毒人员一律在收治中心先手术再收戒收押。通过对42例病残吸毒人员强制实施外科取除手术,娄底涉毒人员吞食异物逃避打击的现象彻底消失。2019年,国家禁毒委联合北京大学来娄调研吸毒人员管控工作,高度认可娄底做法,充分肯定娄底“工作全面、扎实、有效”。
在全国率先创新推行公职人员吸毒检测常态化、在全国率先创新推动乡镇街道和村组(社区)禁毒工作责任制、在全国率先创新推行病残吸毒人员集中收治机制。三个“率先”,凝聚着刘伟的无畏和无私,也见证了娄底禁毒工作的不断进步。
他是冲锋陷阵的拼命者
只要刘伟慢一秒,5发子弹就要全部“喂”给民警
缉毒战场不乏刀光剑影,也有流血牺牲,甚至时刻直面生死。刘伟作为禁毒支队冲锋陷阵的“领头雁”,十一年如一日,机智勇敢、顽强奋战在缉毒最前沿,是守护一方百姓免受毒害的拼命三郎。
近5年内,刘伟带队破获毒品刑事犯罪案件3500余起,其中部督案件11起、省督案件33起,摧毁贩毒团伙315个,查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1.7万余人次,从根本上扭转了娄底禁毒工作的被动局面,全市毒情严峻形势得到全面缓解,成功进入无全国、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县市的市州行列。
2015年7月21日,在抓捕部督2014-337目标案件主犯谭某时,专案组掌握了谭某购进毒品和5连发散弹猎枪信息,从湖南双峰到耒阳到广东韶关,再从韶关到双峰,盯梢谭某辗转数千里,刘伟三天三夜没有合眼。7月24日上午9时许,当谭某与广东上线蔡某把车停在双峰县城区一店门口,双双下车后,刘伟迅速率领5名民警将两人按倒在地,蔡某束手就擒,谭某却从民警手中挣脱后飞奔向距离仅3米的车辆。刘伟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将谭某死死扑倒在车旁绿化带中,当场在谭某车上缴获已上膛五连发散弹猎枪一支、子弹五发。审讯时,谭某直言不讳,称当时只要刘伟慢一秒,5发子弹就要全部“喂”给民警。
刘伟不仅勇武,还具智谋。他深谙,大数据时代,信息和科技在缉毒破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这么多年来,刘伟不断强化科技、信息装备的投入和建设,还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03年,张某新贩毒34公斤后一直负案在逃。其间,张某新数次转换身份,个人信息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2016年,全国开展追逃清网行动,一张深圳机场过境旅客的照片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几经比对似乎与娄底警方多年追索的张某新有几分神似。刘伟收到这一情况后,立刻组织情报研判民警从多个数据平台着手,将张某新一个个假身份揭穿。通过历时1年多的抽丝剥茧,终于破解了层层迷雾,揭开了张某新的真实面貌。随后,刘伟带队,通过科技手段,精准刻画了张某新的活动轨迹,摸清了其可能携带的枪支炸药等。经过连续数月的筹划,刘伟带队成功将这名逃亡了14年的“老狐狸”抓获。最终,张某新以“零口供”被一审判处死刑。
为了缉毒破案,刘伟不知熬了多少夜、遇过多少险。他曾经蹲守掉坑致小腿骨折,强忍剧痛直至案件侦破才就医;也曾在驾车追捕毒贩时,被亡命之徒开车撞翻车辆命悬一线。他可能不是一个好儿子,因案情紧急,八十老母病危急需进行脑手术,他嘱托亲属送省城救治后即转身投入了办案,直至老母亲出院都没去看上一眼。但他,是一名好警察。
大爱无声,峥嵘岁月记录了他的忠诚和功勋。
(肖鹄 肖向荣/文 段平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