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而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前苏联著名无产阶级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如是说。1904年出生于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的中国共产党人贺国中,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而壮烈牺牲的,当时他年仅25岁。
1929年6月下旬,湘赣边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为了孤立永新、莲花的敌军,必须立即攻取江西省安福县城。
7月中旬,军长彭德怀把屡立战功的时任四纵司令员“虎将”贺国中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国中,此次战斗,由你们四纵队主攻,五纵队掩护,务必攻取福安县城。”“是!”贺国中坚定地回答,眼睛里闪烁着坚毅刚强的光芒。
第二天凌晨,下起了滂沱大雨,安福县城的天空灰蒙蒙的,雨水哗啦哗啦地洒向地面,芦水河中的水也不安地猛涨起来。战斗如期而至,两军交战,分外眼红,安福守敌派一个营离城30里迎战我军,抢先占领小高地。
“冲啊……”战士们发起冲锋,在雨中,枪声、炮声、呐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敌军被打得往城内节节撤退,红五军趁胜追击至城边。经过数小时的鏖战,贺国中发现守城敌军足有一个团之多,综合其他情报信息,贺国中意识到中计了,敌人企图诱使我军深入城内,好联合莲花、永新的敌人围歼我军,必须马上撤退,保存我军实力。
当我军后撤30里至严田寅坡桥时,永新、莲花敌军早已埋伏在此,安福守军也从后面追过来了。此时三面受敌,北面是汹涌的侧溪河,又无船可过。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贺国中当机立断,带领四纵队从南向北强攻敌方山头阵地。雨越下越大,战士们几十米外就无法看清楚,只能隐约看到枪口的火星,听到砰砰的枪声,感受到冰凉的雨水。
敌人凭着有利的地势和坚固的工事,不断地用火力压制我军,战士们顽强抵抗,两个小时过去了,山头阵地还是没有攻破,我方伤亡巨大。为了选好突破点,贺国中不顾密集的炮火,带领一个中队冲到了距敌人很近的一处高地。他一边用手枪射击山上的敌人,一边探头指挥部队再次强攻。
就在这时,敌人发现这位勇猛的汉子就是我军指挥员,于是便组织密集的火力铺天盖地地向贺国中射来,一发发炮弹在他身边炸开了花,一颗颗子弹嗖嗖地响着。山头在贺国中的指挥下攻下来了,不幸的是,他的头部被流弹击中,血流满面。
贺国中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将贺国中的遗体草葬在阵地附近的云雾桥头南岸。彭德怀与红军将士向这位年仅25岁的红军虎将脱帽致祭,大家含泪鞠躬,久久伫立。(贺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