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除咀嚼、研磨食物之外,还参与发音,同时也是颜值和自信的体现。一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疗。殊不知,乳牙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营养的摄取、颌骨以及恒牙的发育。拥有一口好牙齿,应从保护孩子的乳牙开始。
一、锻炼牙齿。宝宝上牙以后会经常咬人或咬玩具,这是因为宝宝的牙床有肿胀的不适感,父母要及时给宝宝准备磨牙工具,让宝宝锻炼牙齿。也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包片或者饼干等,可以锻炼宝宝牙齿并促进颌骨的发育。
二、注意吃奶姿势并合理使用安抚奶嘴。宝宝上牙时会因为吃奶的姿势不正确,让宝宝的口腔上鄂变形,让萌出的牙齿向前突出,是会影响宝宝的容貌的。因此在宝宝上牙期间一定要注意吃奶姿势,不可以让宝宝长时间叼着乳头,只要吃饱了就要马上让宝宝把乳头吐出来。安抚奶嘴可以缓解宝宝哭闹,但是会导致宝宝对它产生依赖性,尤其是在长牙期间,长时间叼着安抚奶嘴会影响牙齿的萌出,因此不要频繁使用安抚奶嘴。
三、极早开展口腔护理。孩子从6个月左右开始萌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基本长齐。2-6岁是乳牙期,6-12岁是换牙期,12岁左右完成乳牙和恒牙的替换。其中,第一恒磨牙大约在6岁左右萌出,称六龄牙。乳牙萌出前,家长每天要为孩子清理口腔,在手指缠上软纱布擦洗婴儿牙龈和腭部,然后按摩牙床。乳牙萌出后,可用纱布或指套每天为宝宝刷牙2次,清洁所有的牙面。
3岁前的孩子需要家长帮助刷牙,3岁后可让孩子自己刷,家长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晚2次,每次3分钟。
另外,孩子牙齿之间有许多间隙,出现这些间隙表明以后会有足够的空隙容纳更宽大的恒牙,不会发生牙齿拥挤的现象。但这些间隙很容易残留食物残渣,所以家长应教会孩子在饭后漱口,然后再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四、掌握6岁以下孩子刷牙要领。6岁以下孩子并不能掌握刷牙要领,家长要给予协助。2-6岁孩子刷牙要领:
牙齿外面园孤刷。上下牙齿轻轻咬合,从最后一颗牙齿与牙龈交界处,用画圆弧的动作从上颌牙龈到下颌牙龈,再从下颌牙龈到上颌牙龈,并逐渐向前牙移动。在刷到前牙的时候,上下前牙微微相对,继续做圆弧动作。
牙齿里面颤动刷。可以从上颌后芽开始,刷柄平行牙齿边缘,刷毛放置在牙齿内侧面,然后短距离往返颤动,并慢慢前刷。刷到前牙内侧时,将牙刷竖起,做短距离往返颤动,依次从左侧刷到右侧。
牙齿咬合面来回刷。刷后牙咬合面时,可将刷毛垂直于牙齿咬合面,稍用力来回刷。
合理选择使用牙刷、牙膏。要使用儿童牙刷,其刷头小,刷毛软,刷毛顶端园钝,牙刷柄粗容易抓握。牙刷用完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甩干,刷头向上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干,且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10岁以下孩子不建议使用电动牙刷。选择儿童专用含氟牙膏,3岁以前取米粒大小的量,3岁以后取豌豆大小的量。家长要教会孩子吐漱口水,不要吞咽牙膏。
五、科学进食让孩子远离龋齿。龋齿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龋齿的发生除了牙齿本身易感外,还与口腔内的细菌与摄入含糖食物有关。有效刷牙可以清除牙菌斑细菌,而控制含糖食物也是保护牙齿不受侵害的重要方面。
科学吃糖,讲究少吃糖及甜品,少喝碳酸饮料;吃糖和甜品的时间最好不要在睡觉前,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嘴或糖果睡觉;晚上睡觉前刷牙后不再让孩子进食;鼓励孩子常吃粗糙的、相对坚硬的食品,锻炼孩子牙齿的咀嚼功能,也有利于乳牙的替换。
六、牙齿维护父母要参与。父母在维护孩子乳牙健康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父母要认识到保护乳牙的重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协助并监督孩子有效刷牙,戒除孩子吮指、咬下唇、吐舌、偏侧咀嚼、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另外,父母也要重视自我口腔保健,防止有些口腔致病菌传播给孩子。
七、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每年带孩子进行2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及时进行治疗。很多孩子在换牙期间会出现双排牙,乳牙还没掉新的恒牙已经长出来了,要到医院把没有掉的乳牙及时拔除,乳牙已经影响到后续恒牙的萌出,不及时拔除乳牙会造成新生恒牙的萌出位置异常。当孩子牙齿出现缺损、变色、冷热敏感、外伤或咬合异常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处理。
从长牙到换牙,乳牙伴随孩子12年之久,只有拥有一口健康的乳牙才能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促进生长发育;拥有健康的乳牙才能萌出整齐坚固的恒牙,让孩子拥有迷人的微笑。(市计生协 肖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