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底一中1927班 戴华龄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历经二十三年颠沛流离,你回来了。
长安街口的风沙扑上你的脸庞,吹起两鬓苍然的白发,似在迎接远游归来的旧友。你拖着颤颤巍巍的身躯,抚着玄都观的外墙,观里桃花正盛。二十三年前,你从这里出发,贬谪千里之外,历尽劫波,终回故地。无言再上西楼,道观后夕阳迟暮,余晖衬得桃花愈发红艳,你凝视桃林,轻言道前度刘郎今又来。
那个垂杨系马,意气风发的少年,曾经一帆风顺、志得意满,不料宦海沉浮,跌宕半生。然历尽千帆,初心未改,归来依旧是少年。“自古逢秋悲寂聊,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无论何时,你如同少年,总是心怀希望。
少年得志的你,早年仕途顺利,笔下文字流露出对未来的畅想,满怀憧憬和希望,然官场风云变幻,你卷入王储间的争斗,初贬连州,行至江陵,再贬郎州,你心怀不闷,分明为官清廉,心系黎民,却遭横祸。然便生活诸多不顺,你仍心怀希冀,以《陋室铭》自强明志,“斯是陋室,唯尔德馨”少年如你,于困境中奋发,砥砺前行。
为官多年,你常怀少年之气,不愿与贪官污吏为伍。做诗《游玄都观》讽刺朝中无所事事、不顾民生的官员,惹得同僚怨愤。继屡次上书请求变革,引发圣怒,你再次被贬,离开湖光秋色的洞庭,远赴巴山蜀水凄凉地,你坐上破败而狭小的轿子,晃晃悠悠一路向西,不时回想起曾经在庙堂之上说一不二的日子,有遗憾,有感慨,但问心无愧,不曾有悔。孤身一人的途中,你对天笑道:“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你虽人近中年,却仍似那年初入长安,心中有火,眼中有光。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半生荣华富贵,半世辗转飘零,两鬓斑白的你坐在陋室的桌前,时而忆起年少的趣事,不禁轻笑出声。蜀地荒凉,倍感寂寥,你时有叹惋,但依然无畏与坦然,你如少年般守护春秋大义,亦如少年时坚定。
太子即位,你被复起,回到阔别已久的故都,重登庙堂之上,看着金碧辉煌的大殿,仿佛回到了从前,你如往常般维护着国家的稳定,同当年一样对未来充满遐想,你始终有着少年般的信心,坚持着少年时的性情,心怀希望,砥砺前行。
时光如流水,悠悠一甲子。你踏着落日余晖,拄着拐杖,蹒跚在乌衣巷口,两只欢快的燕子从你头上飞过,没入寻常百姓的草堂。有如遇到少年的你,那年你进京赶考,踌躇满志地走出考场,人潮熙熙攘攘,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皇城的街面,满眼望去,恰也是这般黄昏。
(指导老师:陈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