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2月2日,带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朦胧的民主主义和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蔡和森等30多位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远渡重洋抵达巴黎,寻找“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良方。
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
2月7日,蔡和森入蒙达尼男子公学求学。他起初计划“在法国大约停顿五年,开首一年不活动,专把法文弄清,把各国社会党、各国工团以及国际共产党,尽先弄个明白”。上了一个时期的课,蔡和森便觉得学校的功课太浅,法语水平提升太慢,为了尽快提高法文阅读能力,他不再上课,而是“日惟手字典一册,报纸两页”,采取直接译读的办法自学。他把“教室”基本固定在蒙达尼公园,每日伴着朝霞而来,随着日落而往。这种勤奋精神甚至感动了一位公园的管理人员,主动提出担任他的法文辅导老师。
经过这样3个月的刻苦用功,他居然“看报渐有门径,各国社会运动消息,日能了解一二”,半年之后,他就感到自己“思想门路大开,以世界大势律中国,对于改造计划略具规模”。他凭着字典“猛看猛译”,不仅已经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数篇重要文章,还准备翻译《俄国共产党大纲》。中国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那条路,行俄式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的想法在蔡和森的脑中开始生根发芽。
第一次宣传建立共产党
蔡和森在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同时,还为传播马列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周围的学友们很快从各种思潮中摆脱出来,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地走俄国十月革命之路。
1920年7月,在蒙达尼公学召开新民学会留法会友大会。会上大家就“改造中国与世界”走什么道路,采用什么手段、方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蔡和森第一个发言,提出,根据俄罗斯革命的经验,无产阶级革命有共产党、工团、苏维埃和合作社四种利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改造现今世界的对症之方,将来中国革命也不能例外。并明确指出在改造中国的方法上,必须“组织共产党,使无产阶级专政”。他不赞同萧子升提出的应采取“温和的革命——以教育为工具的革命”的意见,但最终谁也没说服谁。会议决定将不同意见整理寄给毛泽东等长沙的会友,听取他们的意见。
由于主张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会后,蔡和森意识到,只能放弃改造新民学会为共产党的计划,转向以会友为基础在会外另行建立党的组织。
“明目张胆”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1920年8月13日和16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了两封长信,阐述他的建党思想,1921年2月11日,又给陈独秀写了一封信,他在这三封信中,比较系统、完整地阐明了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及组织原则。
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他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而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就是“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而“阶级战争的结果,必为阶级专政,不专政则不能改造社会,保护革命”。他进一步指出:为了进行社会革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我认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创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明确地提出现在就要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只有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他还指出:这个党必须是高度集中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党的最高机关为中央委员会”,“党的方略为多方面的,无论报纸、议院、团体,以及各种运动,绝对受中央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绝不能单独自由行动”。
蔡和森上述建党的意见,得到国内毛泽东等人的“深切赞同”。毛泽东于1921年1月11日回信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
旅法期间,蔡和森还同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筹备组建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他是中国共产党“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
1920年2月,李富春、李维汉等在巴黎发起工学励进社,会员以新民学会会员为主,8月更名为工学世界社。12月底,工学世界社召开谈话会。蔡和森应邀参加并作长篇发言,主张无产阶级专政,社会大革命;否认无政府主义为理想的乌托邦主义。经过3天的讨论,全体与会者表决,多数同志“都以为要革命才行”。社员思想更加倾向马克思主义了。
1921年4月,蔡和森和赵士炎在建立共产党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之后又与李立三商议建党步骤,还与周恩来商讨了建立共产主义组织问题。7月,蔡和森在给赵士炎的回信中提议在法国建立“中国少年共产党”。
9月,工学世界社召开年会,蔡和森应邀出席会议。会前,蔡和森把“猛看猛译”的《共产党宣言》用纸抄好,一张一张地贴在会议室周围的墙上,供大家阅读。经过同蔡和森的热烈讨论,大多数社员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的基础,不少人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高层干部。
10月,由于组织占领里昂中法大学,蔡和森被遣返归国。然而,他酝酿建立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周恩来、赵士炎、李维汉的积极筹备下,于1922年6月悄然诞生。(苏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