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30日> > 第2版 > 新闻内容
打造山水相依的休闲客厅和旅游胜地 解读《娄底市仙女寨区域总体规划》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位处娄底城南近郊的仙女寨,草木葱茏,山峰峥嵘,风景秀丽,古迹众多。孙水河、永昌河如两条玉带蜿蜒其中,最高峰仙女峰灵韵内含,山上天籁寺终年香火不断,与东面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水府庙水库共同构成了山水相依的美好图卷。

  如今,仙女寨区域被列为湖南省旅游重点项目建设“251”工程。为有效保护仙女寨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仙女寨山水生态安全格局,避免该区域建设的无序和环境恶化,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采用多学科整合的设计方法,通过经济、环境、规划设计、景观多专业的协调统一,针对项目的发展目标和现存关键问题,从区域宏观、中观及基地等不同尺度展开详尽的调查和分析比较,通过富有见地的项目远景定位和富有创意的城市规划设计,特编制《娄底市仙女寨区域总体规划》。

  该规划共有14章,包括总则、发展战略规划、总体布局、旅游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与公用设施规划、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实施措施、近期建设规划、附则。

  打造娄底城郊型休闲客厅、长株潭休闲旅游胜地

  《娄底市仙女寨区域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东至湘乡界,西至华星路、株东路、新星南路,南至香泉湾街、万宝大道,北至水洋新区建设控制线,总面积933.79公顷(9.34平方公里),包括水洋、福潭、坪石、思乐、大新、群益、傅家、仙女寨等8个行政村。规划范围与水府庙湿地公园重合面积525公顷,其中505公顷属于水府庙湿地公园保育区,20公顷属于水府庙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

  该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从维护仙女寨生态安全、保护栖息地、防止湿地及生物多样性衰退的基本要求着手,依托仙女寨区域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适当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城市公园休闲,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规划中,坚持六个基本原则:生态优先、全面保护、科学修复的原则,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和控制相结合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规划近期发展目标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掘仙女寨自然文化遗产,打造精品城市乐园。远期发展目标为:成为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景点、突出“两型旅游”的示范生态区。功能定位:娄底市城郊型休闲客厅、长株潭休闲旅游胜地。

  规划形成“一带、两片、四区”的空间整体结构

  在遵循生态优先理念、协调保护分区、满足生态安全格局的前提下,规划形成“一带、两片、四区”的空间整体结构。

  一带:主要为孙水河风光带,包括两岸形成的生态、山水、人文景观。

  两片:主要为孙水河北部保育片和南部保育片,绝大部分位于一级保护区内。

  四区:主要为二级保护区内满足规划区生态观光、文化休闲、旅游接待等功能需求的片区,主要包括植物园片区、娱乐休闲配套区、综合旅游服务区和农耕文化体验区。

  规划提出,将优化空间布局。

  出入口:规划于万宝大道与茶园路交叉口西北角布置主入口,沿新星南路布置一处次出入口,沿华星路、株东路布置3处次出入口。

  接待服务设施:布置于综合旅游接待区内,接待区内配套建设商业、金融等服务设施;此外在规划区出入口集中配套停车设施。

  娱乐休闲设施:集中布置于娱乐休闲配套区。

  管理设施:于综合旅游接待区内规划设置一处具备政府职能的仙女寨区域管理机构。

  宗教文化设施:规划保留玄真观、天籁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并适当规划拓展预留用地。

  以“文化、生态、养生、休闲”为主题,加快旅游业发展

  该规划提出,通过适度的超前发展,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特色旅游区为框架、以孙水河沿河风光带为核心、生态文化和宗教文化为基底,积极发展“两型社会”文化,将仙女寨区域建设成为传承仙女寨生态与文化属性的娄底市城郊型休闲客厅、长株潭休闲旅游胜地。

  在旅游功能定位上,将以“文化、生态、养生、休闲”为主题,以宗教文化之旅,生态观光之旅,休闲度假之旅,“两型”体验之旅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在旅游总体布局上,将规划形成“一心、一片、一园、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旅游服务中心。作为生态区域的主入口和接待服务中心及管理中心,具备服务、咨询、管理、休憩、人流集散等功能。

  一片:保育生态旅游片。主要提供各种生态体验、生态科普教育、养生休闲、康体健身和郊游乐趣等生态服务。

  一园:铁路遗址公园。主要依靠废弃娄邵铁路及周边自然风光,打造成“铁路文化”为主题的片区公园。

  两区:分别为宗教文化旅游区、农耕文化体验区。为宗教文化旅游区主要包括植物观赏以及提供宗教文化体验、朝拜休闲等文化服务;农耕文化体验区主要依靠广袤农田及周边自然村貌,打造农耕体验、康体养老、四季花海等。

  多点:为分布在园区内的各个旅游景观节点,包括青少年教育基地、玄真观、天籁寺、植物园、户外拓展、湿地修复、科研监测、生态游园等。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绿核

  规划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将以保护自然生态本底为基础,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重点,以构建结构合理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目标,大力推进森林生态、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和生态廊道建设,将仙女寨区域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城市绿核。规划仙女寨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0%。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强化生态点保护:

  一是湿地公园保育区保护:保护范围为湿地公园保育区共505公顷,严格按照《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8-2025年)》执行,遵循分区分级保护、突出重点、回归自然、适当干预原则。

  二是基本农田保护:对规划区基本农田进行严格保护,福潭村、坪石村、仙女寨村、傅家村和群益村基本农田较多,管理处具体按照国土三调资料对基本农田严格管控。

  三是动植物资源保护:现有珍稀动物有池鹭、马口鱼、白鹭、水雉等,现有植被资源包括松科为主的混交林、阔叶混交林、竹科为主的混交林、水岸湿地植物等。对栖息地严格划区保护,加强规划区内两栖、爬行和哺乳动物的保护管理,监测种群动态情况,严格禁止捕猎活动。

  四是水资源保护:重点保护孙水河,加强规划区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的建设和保护,保护水土、涵养水源,增强水系自净能力;在孙水河上游临第二污水处理厂规划一处科研监测站,定期对孙水河水质进行检测。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人居环境

  仙女寨区域规划区域范围内,现有人口7412人。未来将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前提,在现状人口的基础上,按区域发展10年至稳定期为人口上限。10年内人口增长只考虑自然增长,自然增长率按10‰计算,到稳定期区域内人口为8187人。根据10年内新增的775人,在现状72.65公顷村庄建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98平方米/人的基础上,按《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导则(暂行)》中关于新增人均建设用地的相关要求,按新增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人的指标,将区域内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79.65公顷以内。

  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也要积极改善人居环境。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建设。按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建设理念,每个行政村设置一处综合服务用房,包含办公、文化活动、健身点等设施,现状已有相关公共设施的在现状基础上补充缺项设施,部分行政村只有少数自然村在规划范围内的纳入范围内其他行政村整体统筹考虑。此外,根据区域环境整治的要求,完善给水、污水、环卫等市政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建议分散化、小型化、生态化,给水、环卫设施建议与中心城区统筹考虑。

  规划创造性提出,仙女寨区域内提倡居旅结合,推动乡村振兴。本区域定位为娄底市城郊型休闲客厅、长株潭休闲旅游胜地,未来该区域的休闲、度假需求将不断攀升,规划建议在景观风貌特色突出的自然村结合区域民俗文化,利用现状民居发展民俗旅游,在完善区域旅游功能、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区域乡村振兴。

  (梁浴涛 阳一武 伍宁 孙志)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