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8月06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杨庆长:乡风文明的“守护神”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6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76岁的老党员杨庆长曾担任过新化县槎溪乡林业站的站长,退休回到杨家边村后,发挥余热,致力于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现担任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会长、村议事会会长、村老年协会副会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新杨家边村是2017年5月由原杨家边村、田凼院村、新群村合并而成,总人口4329人。离沪昆高铁新化高铁站2公里,境内有千亩荷花园,杨氏祠堂、800亩杨梅基地、500亩黄桃基地、桐凤山生态休闲农庄 。走进杨家边村,你看到路面拓宽了,路边两旁小水沟也修起来了,路旁栽了各种好看的花草和常绿的树木,路面干净整洁,院落小巷绿树成荫。2017年被新化县评为文明标兵村。

  当年的杨家边村可不是这个样子。大部分村民生活垃圾乱扔,洗过的衣服随手晾在路边的铁丝上,“脏乱差”比较严重。后来,村里聘请了保洁员来搞公共环境卫生,村里开支很大。杨庆长就向村里建议,从转变村民观念入手,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搞好环境卫生,并把细化后的环卫要求写入村规民约。村支两委采纳了杨庆长的建议,决定把现有的18个村民小组分为7个片区,由村民推选产生片区长,负责片区的环卫工作。

  杨庆长主动请缨担任了新街片片区长,虽然片区长只是义务工。杨庆长干事很认真,每天清早带头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后,还要绕着新街片走上两圈,检查片区环境卫生情况,督促村民及时查漏补缺,风雨无阻。经过杨庆长等一批老同志的努力,村民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凡是发现路上有什么塑料东西的都自觉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面。杨家边村通过模范党员引领,村组干部、党员的义务出工带动,节约了大量的环卫开支。环卫工作经费前几年单村20多万元,三村合一后为40万元,2018年全年包括13000元年终奖补资金在内只要63000元。杨庆长对记者说:“看到村里面卫生工作搞得好,我感觉很高兴,自己到晚年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心情很舒畅!”

  槎溪镇像洋溪镇一样有许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打印复印业,大老板不少。前些年,这里攀比之风盛行,办个红白喜事花几十万很正常;每年春节放烟花鞭炮一家更比一家强,噪音扰民,空气也弄得乌烟瘴气。杨庆长担任村红白喜事理事会会长后,建议村里出台了约束性规定:村民办白喜事不发香烟,少放鞭炮,正餐在20桌以下,全部花销控制在3-4万元;红喜事婚车控制在6辆以内,婚宴男女双方一起办不超过30桌,单方不超过20桌,每桌只上10个菜;办酒的桌椅碗筷统一购置,禁止使用一次性碗筷;春节、清明禁止燃放鞭炮。村民办红白喜事都要向理事会报告,杨庆长会带人到现场监督。2018年8月,杨庆长的哥哥过80岁生日,主动提出不办寿宴,只办了两桌家宴。87岁的杨闰吾老人过世,后人已是七代同堂,完全有能力大操大办,但丧事只办了四天,花费六七万元。

  杨庆长老人是一名50年党龄的老党员,家庭和睦,婆媳融洽,夫妻几十年没有红过脸,妯娌、邻居从没吵过架,他家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文明家庭。  (罗锭远)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