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9月30日> > 第5版 > 新闻内容
铁山村奏响乡村治理大合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3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山乡村春晚)

 

  近日,冷水江市渣渡镇铁山村入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是娄底三个入选乡村之一,另两个是新化县的油溪桥村和双峰县长来村。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铁山村打好乡村治理中的自治、法治、德治组合拳,破解农村环境脏乱差、人心涣散,纠纷不断、案件频发、经济发展滞后的难题,实现了乡村振兴的跨越。

  铁山村3286人,21个村民小组,面积6.15平方公里,村内有大小企业8家,家庭农场等14家,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6元。几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偷盗、吸毒、犯罪、打架斗殴等重大案件。先后获得“娄底市卫生村”、冷水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冷水江市“先进党支部书记”,娄底市“脱贫致富带头人”等荣誉。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光荣称号。现在,正在参加申报“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村”评选工作。

  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铁山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全村82名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同时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该村完善了村民议事机制,把“四议两公开”制度常态化,凡是要出台一项决定,都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办理,构建新时期乡村治理体系。

  该村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队的作用。从2017年开始,村民李毛兰、谢旦姣、李剑梅三位巾帼英雄发起、组织了100多人的“铁山村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一支中坚骨干队伍。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铁山村在外从政的、经商的、当工人的、当教师的、打工的有1000多人。他们通过成立乡贤会、微信群、走访座谈,把他们的智慧和能量聚集起来,为发展铁山,振兴铁山,建言献策,出钱出力。如湖南省人大代表、瑞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长青,在深圳创业有成,回乡办企业,卓有成效。

  该村在乡村治理中依靠文化搭台,创新德治的领先作用。该村连续三年来,利用外出人员返乡过春节的机会,每年组织一场以“美丽乡村·欢乐铁山”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把乡村治理的内容编排成小品、相声、朗诵等剧目演出,让村民在欢乐声中受到启示和教育。由铁山人写词、铁山人谱曲、铁山人演唱的《铁山我的家》这首歌,号召全村人演唱。连续三年在杨梅成熟时,由瑞生源公司举办盛大的杨梅节活动,影响面广,社会反响很大。该村还举办摄影、诗、书、画展览,编撰了《铁山杨梅颂》一书。

  近几年来,铁山村在乡村治理中,按照中央提出的“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指导方针,立足本村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在最大程度保留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的同时,正在逐步打造“千年杨梅古道”“云水岩景点”“飞龙岩景点”“茶山岭古树群”四个景点,同时打造出2600亩杨梅基地、300亩油茶基地、50亩桑葚基地、80亩黑木耳基地、200亩黄桃基地。村内成立了4家农业公司、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1家文化传播公司、1家微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村经济的发展,为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打拼,铁山村的乡村治理已初见成效,铁山村初步成为了集“吃、住、行、游、娱”于一体,“养、土、野、俗、幽”五味俱全的美丽铁山。(李英俊)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