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诉求
近段时间以来,加油站扫码支付成了市民投诉的重点。市民认为,加油站扫码支付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也有市民认为,加油站加油区域内用手机扫码支付,引起火灾的概率很低;还有不少市民对扫码支付存在疑惑。
记者调查
加油站内不能接打电话,这是安全常识。2008年开始实施的有关加油站作业的安全规范,明确了加油站内严禁使用手机。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发展,不少人出门开始不带钱包。越来越多的加油站也推出了手机扫码支付服务。一方面是安全规范有要求,另一方面是用户体验要提升,加油站加油区域内用手机扫码支付,会有安全隐患吗?这让不少人陷入疑惑。
日前,一名马来西亚女子在加油站加油时站在油枪前玩手机,突然发生爆炸,导致其全身60%灼伤。从去年到今年,北京、天津等多地城市相继发布通告,禁止加油站作业区内使用手机扫码等行为。
明令加油站危险区域禁用手机,娄底是否出台了相关规定,这种扫码支付,加油站是否存在相关安全隐患呢?9月22日--27日,记者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多个加油站进行了走访调查。
七成驾驶员选择线上扫码支付
9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娄星北路湘中石化加油站,正在加油的左先生加完油后径直走进加油站的便利店内,扫码完成支付。“我觉得手机扫码支付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方便,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怎么带现金了。”他表示。便利店工作人员说,在加油站会有相关提示,让司机下车进店内扫码支付,每日店内接近上千单,有七成左右是通过移动端扫码支付完成。
而在附近不远的中石化娄底青山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基本没有付现金的,来这边加油的要么是扫码支付,要么是在滴滴和易加油等第三方APP合作下单的订单,在线上下单以后,加完油来店里销单。因为现金没有优惠,扫码支付和线上下单会有优惠活动,也更加方便。”
在娄底城西加油站,驾驶员张勇由于没有带现金,他只得回家去取钱,“我一般都是用现金,今天出来有点急,忘带现金,这不我回家去取。”据张勇介绍,他天天浏览相关新闻,因在加油站扫码支付成为安全隐患的报道很多,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他选择现金支付。“尽管目前,据我不完全统计,有70%的驾驶员选择扫码支付,但我不会,包括我身边的朋友、亲戚,我都建议他们用现金支付。”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加油站发现,所有加油站内危险区域都没有相关扫码标识,只有便利店内可提供扫码支付方式,但同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加油站内,加油站工作人员会利用自己的手机或二维码要求驾驶员扫码支付。
扫码支付引发油气爆炸概率非常低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安全生产的专家指出,使用手机导致加油站燃烧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现场油气混合浓度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二是手机电磁波的功率大到一定程度,足以让电路上产生电火花。所以,在加油站内接打电话或者使用手机的其他功能引发油气爆炸,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概率非常低,只要我们把支付的地方远离加油枪,危险系数就会降低。“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手机的操作,本身它的发射功率是有限制的,那么现在它的最大功率是远远达不到会产生电火花的这种情况的,现在我们的手机基本上都是触摸式的智能手机,这种手机相较于老式手机,使用起来是更加安全的,因为它并不会有一些机械式的操作,所以产生电火花的可能性就小了。”
在加油站内除了不能使用手机外,记者查询“加油站起火”,发现更多的原因是在加油站里因整理衣物、梳头后加油而引发火灾的新闻。消防人员提醒,我们要小心身上产生的静电,由于加油枪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汽油挥发,而静电的火花极有可能将其点燃。“油品属于易挥发物品,完全有可能向外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爆炸比例,遇到即便是‘一根针掉在地上’这样的能量,都有可能把它引燃。最好能带棉质手套就能减少静电的产生,在提起加油枪之前要摸一下加油箱上的静电释放器,能够保障自己身上的静电电荷充分释放再加油。”目前从专家的角度给出的解释是扫码并不会直接引发加油站的火灾,但同样也存在引起火灾的安全隐患,所以很多加油站都禁止使用微信支付宝直接支付,转而使用更加安全的信用卡和现金支付,但同样也有在APP内进行支付的操作,其实如果是便民支付的话,支付宝微信完全可以在离开油枪的前提下,在便利店结算与支付,之后返回票据给工作人员,这样更能方便大家的日常使用。
加油站危险区域禁用手机
记者采访得知,今年7月份,娄底市应急管理局就已经下发通知,强调加油区域内严禁使用非防爆手机等电子设备,并且严禁张贴支付二维码。
娄底市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人表示,“加油站危险区域禁止使用手机,对此我们在执法检查中加强了查处。也呼吁广大驾驶员配合,扫码支付主动前往加油站营业厅,不方便下车的,请提前备好现金。”
这位负责人表示,事实上加油站作业区域内禁止手机扫码支付,早已纳入加油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在加油加气的作业区,扫码支付和其他使用手机行为,会有无线电能量发射出来。无线电能量遇到金属表面会产生电离子,电离子在油气达到一定浓度情况下,可能引起火花、诱发火灾。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手机的使用,未熄火汽车的引擎,汽车电池线路的老化以及加油时人体与油枪接触过程中产生的人体静电,都更可能引发火灾。(王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