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22日> > 第4版 > 新闻内容
戴伟志:“筷”意写人生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筷子,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具风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筷子。可想而知,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可是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能够把筷子做出一番成就的,当属戴伟志和他的伟星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在新化县金凤安置点的扶贫包装车间,我们看到该乡党委书记龚燎原放弃午休时间在车间检查、指导工作,他说,戴伟志是一位有思想、有责任、敢干事的企业家。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一双双筷子,通过筷子机的打磨而成,漂亮的图案让筷子显得尊贵。在总经理办公室,戴伟志接受了记者采访。

  戴伟志,生于1978年5月,金凤乡坪油村人。1997年在娄底供销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新化县粮食局工作,按部就班的干了几年,他毅然放弃了安逸的机关工作,满怀“回乡创业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梦想,于2002年5月创办了湖南省新化县伟星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办公司,道路是艰难曲折的,每走一步,都关系成败,所以戴伟志的成功,都是在谨小慎微中走过来的。公司在2015年以前,固定资产不足300万元,年产值不足800万元,员工不足30人。“打铁还需自身硬”,2016年筹资1200万元,在金凤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征地19.2846亩,新建厂房12859㎡,新建年产5000万双双生筷、年产1亿双成品筷生产线各一条。

  用良心做事,靠质量取胜。伟星公司生产的筷子,在我国筷子业市场中,嬴得了一席之地。2018年底,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58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956万元。公司员工达到115人,其中贫困户员工31名,获得工资收入120万元;年收购本地楠竹1万吨,其中加价收购贫困户楠竹7000吨,为贫困户家庭创收350万元,

  戴伟志勇于担当,以产业扶贫为己任,主动创新带动发展方式,以楠竹深加工为依托,向一产延伸向三产发展,拉伸产业链条拓展精准扶贫维度。2017年8月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建了新化县伟星楠竹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60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每吨加价20元收购合作社贫困户社员的楠竹,让贫困户社员每年多获得14万元楠竹种植收入。2019年在易地扶贫搬迁金凤安置点新建2229㎡的扶贫车间,新建1条成品筷包装生产线,招收员工65名,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户员工39名,确保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员工家庭“能就业、稳致富”。

  “苦心人、天不负”,他的公司先后获得了“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新化县就业扶贫车间、光大扶贫车间、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荣誉称号。戴伟志也被新化县委、政府评为“最美扶贫人物“荣誉称号!

  “做人一定要像筷子,顶天立地,拿得起,放得下,既要有能屈能伸的刚柔精神,更要有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创业无终止,永远在路上。”戴伟志说。

  (彭剑峰 胡能界 何华雄 刘志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